【中國環保在線 環境監測】12月24日,面向一系列高靈敏度監測、探測關鍵技術的我國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安徽合肥正式啟動建設。
“國字號”實驗室落地合肥 為大氣監測注入新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必須著力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呈現出復雜性、區域性和綜合性特點,急需重點發展“裝備先進、標準規范、手段多樣、運轉”的重要環保技術裝備和基礎裝備。
基于上述發展形勢,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啟動大會日前在合肥召開,此舉標志著我國面向大氣環境監測的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啟動。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立,是目前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的工程實驗室。形成大氣環境監測成套設備不少于6套,實現設備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不少于1000小時。
根據相關建設規劃,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將建設成為的環境監測設備高技術成果輻射基地,在現有研發和試驗條件基礎上,將建設大氣環境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大氣環境遙感監測設備、大氣環境監測設備檢測等實驗平臺。實驗室將針對我國大氣環境監測儀器性能不穩定、可靠性不高等問題,圍繞大氣環境污染綜合立體監測、污染源實時快速在線監測的迫切需求,建設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應用研究平臺。
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旨在構建“天、空、地”立體大氣環境監測系統,為我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提供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的監測技術,將突破大氣細顆粒物、氣態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監測的核心技術,形成共性技術研發、試驗檢測和工程化產業化開發能力。形成大氣環境垂直分布和區域輸送觀測能力,研究氣態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與擴散過程,從而發展成為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的科技創新的源頭。
與此同時,圍繞我國大氣環境污染綜合立體監測、污染源實時快速在線監測的迫切需求,以提高國產儀器設備的技術水平、增強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裝備的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形成的環境監測設備高技術成果輻射基地,促進和帶動我國環境監測儀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將進一步把技術推向市場。”中國科學院區域大氣環境創新研究中心科學家賀泓說。
未來3年,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將突破大氣氧化性、大氣超細顆粒物、灰霾關鍵氣態前體物、激光雷達大氣探測、機載/星載遙感等多項檢測。除了對政府監測網絡提供支持外,未來還將利用大數據,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預測預報。隨著實驗室的成立和發展,這些技術未來也將更多地服務于社會,比如開展空氣污染預警,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提供更的空氣質量預警預報。
據介紹,未來,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產業也將合肥市的重要產業。經過一系列的配套建設發展,合肥將打造成為環保類產業基地。僅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所在的蜀山區而言,其初步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一百億元產值規模,培育5個10億元以上的,孵化100個以上科研團隊和相關企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