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會議論壇】當前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新的挑戰又涌現成為人類健康的新威脅。12月4日至6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與會各國環境部長發表共同聲明,從政治層面支持環保事業。
污染形勢嚴峻 聯合國環境大會發出環保倡議
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12月4日至6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本屆大會的主題是“邁向零污染地球”,來自4000余名政府、商界人物和民間機構代表共議抗擊污染之策。
當前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新的挑戰又涌現成為人類健康的新威脅。在此背景下,各國參與環保治理的政治意愿增強,更多民間團體和個人表達了參與環保的意愿,而新興互聯網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成為一抹亮色,讓普通人參與環保變得更為便捷。
污染依然嚴峻 新挑戰威脅健康
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范圍內每年有650萬人因空氣污染死亡;80%的廢水未經處理就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由于缺乏廢棄物管理,每年有480萬至1270萬噸塑料廢棄物被排入海洋。這些數據表明,污染依然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背后的原因是消費持續增長、人類生活標準持續提升以及人口數量不斷增長。
除了傳統污染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大會期間發布的一份前沿報告還提出,因藥物和特定化學品排放到環境中而導致的抗生素耐藥性日益增加問題,目前已成為令人擔憂的健康威脅之一。由于現有抗生素及抗感染藥物不能有效殺死耐藥性病原體,每年大約有70萬人死于耐藥性細菌感染。有明確證據表明,家庭和醫院排放廢水以及農業徑流中包含各種耐藥微生物,天然細菌群落與一同排出的耐藥細菌直接接觸,會加速細菌進化,產生更多耐藥菌株。
此外,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造成的人口流離失所問題也引人注目。據統計,每年平均有2640萬人因自然災害而背井離鄉,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有可能達到2億。
各國政府與民間團體參與環保意愿增強
與會各國環境部長在本屆大會上發表共同聲明,從政治層面支持環保事業,這是自創辦以來,大會發布的環境部長聲明。
聲明提到,各國環境部長將繼續依循《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努力治理污染。各國部長一致同意加強環境研究以提供更好的多學科指標,針對污染采取“因地制宜”的行動,發展循環經濟讓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推進財政激勵措施促進積極變革,并強化以及執行污染法等。
本次大會上,智利、阿曼、南非和斯里蘭卡等國紛紛宣布加入聯合國環境署“清潔海洋”倡議,斯里蘭卡還承諾從2018年1月1日開始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強廢物的分離和回收。目前,已有39個國家加入這個倡議。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在閉幕式上說,環保并不僅僅是聯合國和各國政府的事。在這次大會上,民間團體、商界人士以及社會個人都對環保表示了極大支持。這說明“人類有共同的意愿來消除污染”。
本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在其以及社交媒體平臺發起了“戰勝污染”公益活動,旨在吸引各界人士參與,并做出環保承諾。
環境問題復雜而嚴峻,科技的進步與廣泛應用給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屆環境大會上,新興互聯網技術表現出來對環境治理的作用讓人眼前一亮。
多家中國互聯網企業參加了大會的創新展。螞蟻金服公司帶來的“螞蟻森林”項目在展會上吸引了眾多觀眾。據了解,“螞蟻森林”用戶可以通過綠色出行、網絡購票等節省碳排放的行為積攢“綠色能量”,在手機里栽種“虛擬樹”,螞蟻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會據此種下真正的樹木。
據“螞蟻森林”總經理徐笛介紹,項目上線一年多以來,“螞蟻森林”用戶已超過2.3億,種植樹木總面積超過16萬畝,累計減排122萬噸二氧化碳,部分種植地塊甚至能透過衛星觀察。
新浪微博帶來的“熊貓守護者”項目與“螞蟻森林”類似。新浪微公益副總監余哲介紹說,“熊貓守護者”把微博用戶參與的數據換算成“微力值”,每1萬點“微力值”換取一棵真正的竹子,它們將被種植在中國秦嶺,供野生大熊貓食用。
展會上肯尼亞觀眾約書亞對記者說,新型環保模式借助互聯網技術將政府、民間以及企業串聯在一起,同時讓普通個人通過手機就能參與環保,非常便捷。
原標題:綜述:迎挑戰 廣參與——從聯合國環境大會看世界環保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