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污水處理】滇池是國家重點治理“三湖”中的難點。滇池治理實現了“從點源治理轉變為系統綜合治理、從小流域治理轉變為全流域治理、從末端截污治理轉變為源頭截污治理”三個轉變。2016年,在環保部公布的全國重點湖泊治理中,滇池治理成效排列首位。
生態“硬傷”逐步好轉 雙重發力重塑高原明珠
周末想逛滇池大壩,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為啥?游客太多,想就近找個車位可不容易。
一段時期,“高原明珠”滇池由于污染較重,成為昆明乃至云南的“硬傷”。2015年年初,在云南考察時提出“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殷切希望,這是國家賦予云南的重要使命。滇池治理,無疑是云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無法回避的課題。
如今,份答卷揭曉:“十二五”末,滇池外海湖體的總體水質已經趨穩向好,滇池富營養化程度由重度富營養轉變為中度富營養。2016年滇池水質持續改善,1—12月滇池草海、外海水質由劣Ⅴ類轉為Ⅴ類,在環保部公布的全國重點湖泊治理進展中,滇池治理成效排列首位。金線鲃重現水體,海菜花綻放湖畔,紅嘴鷗回歸安居,白鷺溯流而上……隨著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硬傷”在逐漸好轉。
水質變化背后,離不開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的落地運轉。環湖截污及交通、農業農村面源治理、入湖河道整治、生態修復與建設、生態清淤、外流域調水及節水……僅2016年,昆明市就實施滇池保護治理項目60個,完成投資33.15億元。
更重要的大招,是制度的倒逼。“今年市里出臺《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辦法》,我們簡單做了測算,如果我們區里河道治污不力,差的情況一年可能被罰款高達上億元。”官渡區水務局局長姚啟說,現在做環保,必須加油干。
實際上,生態補償不僅讓各區縣動了起來,跨區域聯動也多了起來。近幾次斷面考核中,官渡區有條河道的水質一直沒什么起色。摸排下來,發現主要原因是上游其他區排污口的污水流到了官渡區的河道。“要在以前,跟對方溝通后,對方不整改,往往也就不了了之。可現在他們如果不采取整治措施,我們官渡可得按月罰款。”經過和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其他區水務部門溝通,如今上游相關整治工作已經動工。
“既要重‘建’,更要重‘管’。”談到滇池治理的未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尹家屏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美麗中國。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提速加碼,滇池治理將有更多工程舉措落地,同時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治污。“比如,我們將滇池保潔服務進行整體外包,政府根據水質情況向專業公司支付報酬。治水,正在衍生出一條綠色產業鏈。”尹家屏說。
原標題:滇池:建管結合 治污提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