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惡臭污染不僅意味著有大量有機物揮發至空氣中,也作用于人的嗅覺思維。因此,惡臭污染治理也是廢氣治理重要的一環,目前靜電等離子廢氣治理技術、酸堿洗滌技術和生物膜過濾技術的組合裝置具有廣譜的治理功效,能夠減少能耗并且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
惡臭污染克星:靜電等離子+酸堿洗滌+生物膜過濾
摘要:惡臭污染是大氣、水、廢棄物等物質中的異味通過空氣介質作用于人的嗅覺思維而感知的一種感知(嗅覺)污染。除硫化氫和氨外,這些惡臭物質大都為有機物,而且是揮發性有機物(VOCs)。本方案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惡臭異味治理裝置,針對惡臭異味的化學組分,從根本上治理惡臭廢氣污染。
治理惡臭廢氣的核心技術是靜電等離子廢氣治理技術,輔助技術是酸堿洗滌技術和生物膜過濾技術,見圖1。
1靜電等離子廢氣治理技術[1]
靜電等離子技術是靜電技術與等離子技術的結合的復合技術,將靜電技術的吸附和凝聚特性與等離子技術的荷電和裂解特性有機組合,形成了靜電等離子技術的四大技術優勢:荷電、裂解、吸附和凝聚,而廢氣的凈化就是這四種特性共同作用完成的。
為了方便靜電等離子技術在多種廢氣治理現場的應用,靜電等離子凈化機以單元體的形式出現,單元體的大流量4000m3/h,功耗0.6kW。
在進行大流量的廢氣治理時,根據廢氣的濃度和理化性質,合理進行單元體的串并聯。
2酸堿洗滌技術
酸堿洗滌技術是在原有洗滌技術的基礎上,順序采用酸液和堿液進行兩次洗滌的洗滌技術。由于廢氣的成分中,堿性氣體的含量一般少于酸性氣體的含量,所以,在應用酸堿洗滌技術時,先經過酸液洗滌再進行堿液洗滌。
洗滌時,由于氣體的滯留時間有限,所以洗滌是吸收性質的工藝流程,采用弱酸和弱堿液,目的是將氣體中的酸性成份和堿性成份留在液體中,排出的難溶性有機廢氣交給靜電等離子技術處理。
3生物膜過濾技術
填料層是由直徑小于2cm的PE防腐空心塑料球填充到方形或圓形容器中制成的。在小球填料上長著微生物,使表面形成一層生物膜,有機廢氣在與生物膜接觸時被吸附分解,達到祛除目的(生物膜法)。
填料層在使用時,確保填料內的小球充分被洗滌液淋濾,確保水膜充分覆蓋小球的內外表面。當廢氣通過填料層時,氣液兩相充分接觸,使廢氣中的親酸親堿的廢氣成份被充分吸收。廢氣通過速度控制在1m/s以下。
填料層內的空心小球只能做部分維護性更換,不能做全部更新,避免破壞生物膜。
4惡臭廢氣治理流程
4.1惡臭廢氣從洗滌罐的底部進入罐體,先經過酸液生物膜填料層洗滌,經過洗滌,惡臭廢氣中的堿性成份被吸收;
4.2經過酸洗后的廢氣進入堿液生物膜填料層再次洗滌,除掉廢氣中的酸性成份;
4.3經過洗滌罐洗滌后,惡臭廢氣的成份僅剩中性有機廢氣了,這些有機廢氣經過靜電等離子的裂解和強氧化,轉化為簡單的單質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
4.4將裂解氧化的氣體再一次進行酸洗和堿洗,徹底清除惡臭廢氣的組份,凈化廢氣。
5三廢處理
本方案是一個惡臭廢氣治理方案,涉及由廢氣向廢水和固體廢棄物轉化的問題。在這些轉化過程中,需要杜絕或盡量減少二次污染。
在本系統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存在兩個固廢產生的流程:
5.1酸堿循環儲液箱需要根據液體的濁度定期進行循環過濾,過濾后產生的固態廢棄物送交廠內指定地點統一處理。
5.2靜電等離子凈化設備的凈化電場需要定期清洗維護,清洗維護周期為1個月,清洗時采用金屬清洗劑溶液。清洗液循環使用,每隔半年對清洗液進行循環過濾澄清,過濾產生的固廢送交廠內
指定地點統一處理。
5.3耗材
系統的運行耗材主要有固態堿顆粒、固態酸顆粒、金屬清洗劑和液體濾筒。
6案例分析
設計一套工業惡臭廢氣(如鑄造廢氣)治理裝置,廢氣流量為60000m3/h。要求廢氣治理后,同時滿足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和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
標準,冬季實現室內循環、夏季外排。
6.1罐體部分
采用PP聚丙烯材料作為罐體和管道的生產材料,PP管材色澤均勻、無毒無味、質輕、耐酸堿耐腐蝕、耐溫性能穩定、抗沖擊性好。
6.2罐體截面積
罐體的截面積取決于氣流工作速度和氣體流量,在本案中,氣體流量為60000m3/h、工作流速為1m/s,則罐體的填料工作面積為:
(60000m3/hX1m/S)/3600=16.67m2
換算成直徑,則填料層的直徑為2X(((60000m3/hX1m/S)/3600)/3.14)1/2=4.6m填料層的邊緣龍骨為50mm,則填料的直徑為4.65m,所以罐體的內徑為4.65m。為了增強罐體的強度,選擇16mm厚的PP材料,則罐體的外徑為4.666m。
6.3罐體有效高度
為了減少罐體的高度、減少罐體運行維護費用,設計時采用液體流轉箱的工作模式,罐體內不設液體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