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7月26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我們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5年來,中國正通過法治手段,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陸續出臺。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全面展開,以堅定決心和堅決行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5年來,從頂層設計到全面部署,從嚴格制度到嚴密法治,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建立。環保部新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個環境管理司,按要素全流程監管。各地因城施策、創新方法,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廣泛的生態共識正催生出巨大合力。
5年來,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天藍、水清、地凈的美麗中國正從山水畫卷中走進我們的生活。
多措并舉 讓天更藍
北京市京海換熱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噴漆房未安裝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廢氣直排;
北京國電瑞風電氣有限公司擠出工序未安裝VOCs治理設施;
北京精彩汽車噴漆有限責任公司噴漆工段、烤漆工段未安裝VOCs治理設施……
近日,眾多涉氣“散亂污”企業信息被公開,聲勢浩大的“2+26”城市大氣污染強化督查組以法律為準繩,查實情況、摸清問題、促進整改,被查到的問題企業哪個都不冤枉。
今年的9月極為不尋常,環保系統派出由7000人組成的督查、巡查隊伍持續在“2+26”城市嚴防死守,大氣污染防治進入史上嚴管控時期。
近年來,霧霾頻襲,粗放的發展方式所造成的大氣污染成了人們的“心肺之患”。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面對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2013年,國務院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氣十條”),大氣污染治理正式拉開帷幕,將給空氣做一個“大手術”。
數據統計,近七成重霾發生在冬季。
“因為涉及居民采暖,冬季重霾的‘治療’時間必須提前,以減少對百姓生活的影響。”環境保護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說。
在北方地區的采暖季節,大量煤炭作為民用供暖能源,以粗放和低能效的方式燃燒,對一次顆粒物排放的貢獻甚至超過工業領域。為強化散煤污染控制,做好散煤替代工作,我國正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及其它新能源應用。
“冬天是我們這里難熬的,可以說是又冷又臟,在治理之前我們燒煙煤,燃點低,容易燒著,暖和的也快,可是燒出來的煙太大了,到處烏煙瘴氣的。‘煤改電’推行之后,走在村兒里,一點煙味都聞不到。”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鎮一村村書記龐強告訴記者。
2017年,北京市計劃在農村地區完成700個村莊住戶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任務,其中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大興區和通州區要完成剩余平原地區村莊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同步實施約1400個村委會、村民公共活動場所和79萬平米籽種農業設施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確保村莊范圍內實現基本“無煤化”。
5年來,大氣治理措施不斷升級完善:
加強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力度;
提高行業排放標準,加強排污許可管理,嚴格依法對違規排污企業實施停產整治;
依托科技手段和網格化監管,加大排查、整治“小散亂污”企業力度;
強化對高排放車輛的監管,嚴格管控重型柴油車及高頻使用的出租車污染物排放,加快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
……
藍天白云正漸漸成為常態,天高云淡常常刷爆朋友圈。
據環境保護部統計,2013年到2016年,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33%,長三角PM2.5濃度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從3個增加到了84個,2016年全國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78.8%。
河長治河 讓水更清
“村里的水清了,岸綠了,更重要的是鄉愁也回來了。” 浙江嘉興海寧新塘村談家浜的村級河長周洪勝向記者介紹河流治理情況。前幾年,村民為了賺錢,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河道被排的黑臭,當時確實也沒人管,就將就著每天捂著鼻子路過。
現在的談家浜的景象,讓村民幾乎不敢相信。河長來了2年,河里能游泳,水里還有魚,河道可以洗菜,原來雜亂的河岸更是被改造成了河濱公園……“談家浜已經從劣Ⅴ類水變成IV類水”周洪勝說。
河湖管理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區域和行業。5年來,一些地區積極探索河長制,浙江嘉興就是早實踐河長制的地區之一。
2015年,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在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全面控制污染排放等多方面強力監管并啟動嚴格問責制,鐵腕治污進入“新常態”。
2016年12月,《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出臺,河長制由地方實踐上升為國家行動。
水利部牽頭召開十部委視頻會議,全面推進;與環境保護部共同制定實施方案,提出力爭2018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召開次全體會議,加快形成全面治水合力。
“北京、天津、河北等23個省明確提出2017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遼寧、黑龍江等8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提出2018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目前全國共設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約20萬名。” 水利部建設與管理司司長祖雷鳴告訴記者。
浙江結合“五水共治”綜合發力,各級河長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各部門分工有別,攥起來形成一個拳頭。3年間,關停整治小企業3萬多家、養殖場5萬多戶,消滅6500公里垃圾河,基本清除了“黑臭臟”污染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