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細數我國核電發展歷史,40余載從起步到即將抱團出海,各方面都呈現出快速提升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核電設備市場容量不斷擴張,核電設備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機遇,國產化趨勢也越來越顯著。
替代進口和提振出口雙驅動 核電設備發展“翻篇”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2016年核能發電量超過1900億千瓦時,占比超過3%,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7%左右。而未來三至五年,業內人士都普遍看好核電站建設以及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營的前景。據前瞻網測算,就目前核電項目建設進度來看,2020年前設備投資總需求有望突破4600億。
按照《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核電裝機要達到5800萬千瓦。也就是說,未來4年仍需核準3000萬千瓦以上的核電機組建設,由此可見,核電核準建設的高峰期已然來臨。業內機構預計,僅僅核電機組的設備投資就要不下2000億。而且,核電招標提速也表明,核電設備需求將繼續大規模釋放。
新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核電設備市場訂單規模同比增長預計會超過50%,出口、海上、小堆和軍核會成為4個增量點。與此同時,“華龍一號”的試驗成功讓我國核電設計制造能力登上新臺階,成為核電設備加速國產化替代的催化劑。另一方面,在內需之外,技術和設備出口也正在成為核電設備發展主流趨勢。
從“華龍一號”開始,我國核電技術和設備已經站穩了出海優勢。縱觀我國核電設備制造商,因此受益的比比皆是。上海電氣2016年度核電常規島設備業務銷售額增長逾四分之一;江蘇神通核電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近6成;2016年,臺海核電的收入中,核電業務占比超過61%。
在技術和設備的超越下,伴隨著“一帶一路”的支持,中國核電設備市場在提振出海的刺激下迅速站上了舞臺。在“一帶一路”沿線,用電需求大發電能力不足的國家將是我國核電設備和技術出海的主要目標,例如印尼、埃及、阿根廷以及約旦等地區。
當然,中國核電競爭力強的仍然是“華龍一號”。月余前,中核集團剛剛與阿根廷核電公司簽署了兩座核電站建設協議,其中就包括一座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壓水堆核電機組。中廣核參與的英國HPC項目總投資180億英鎊,隨后將主導布拉德韋爾B核電項目,并且采用我國的“華龍一號”核電技術。
除了英國,我國核電設備和技術也有望走向法國,并且嵌入歐洲市場。法國電力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就曾表示,一旦啟用華龍一號,雙方的核電合作就會開啟“全新篇章”。從國內核電設備的角度來看,這表明通向歐洲市場的出口通道的開啟只是時間問題。
據悉,中英法三方已經在商談,將中英供應商納入核電建設項目,尋求雙贏方案。有關人士透露,在固有項目上,中國核電設備企業“輸出”機會也許不多,但是未來的機遇必將接踵而至。至此,國內核電設備供應商算是真正踏上了內供和外輸的康莊大道。
在技術逐漸成熟的背景下,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成為必然趨勢。在“一帶一路”政策發力下,核電抱團出海為國內核電設備打開了輸出通道。因此,專家建議,國內核電設備供應商需要加緊創新技術,提升設備品質,延伸產業鏈,完善服務體系,在行業景氣度持續走高之際掌握脫穎而出的主動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