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新研究發現,截至目前,地球已經產生超過90億噸的塑料垃圾,而目前大部分塑料的終目的地是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對于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焦點問題之一。
塑料垃圾瘋狂入侵 資源化回收利用迫在眉睫
自塑料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大規模生產以來,塑料生產有了快速增長,其產量超越了許多其他人造材料,但有關塑料命運(即有多大比例被回收、焚燒或丟棄)的信息則一直缺乏。而了解這些信息可為因塑料生產和使用增加構成的挑戰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塑料垃圾已經焦點
不過近年來,有關塑料垃圾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進展。據媒體報道,人類至今已生產了91億噸以上的塑料垃圾,只有9%得到回收利用,另外12%被焚燒,其中大部分被填埋或者隨意丟棄在自然環境中。
美國新一期《科學進展》期刊刊登了一份“對塑料制品進行分析”的報告。報告中稱,按照現有速度,到了2050年,將有130億噸以上的塑料垃圾丟棄在垃圾填埋場或環境中,這差不多是紐約帝國大廈重量的35000倍。
根據研究人員收集的數據,塑料的大市場是包裝,在中高收入國家中,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塑膠比例從1960年的不到1%增加至2005年的10%以上。中國、歐洲和北美是塑料產品的生產地,歐洲回收率達30%,中國25%,美國9%。
塑料垃圾對海洋危害巨大
大多數的塑料不會被生物降解,它們可能會存續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其造成的白色污染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對海洋環境,塑料垃圾的危害幾乎是“毀滅性”的。
據統計,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被遺棄在海洋,占海洋垃圾的80%。這不僅威脅海洋野生動植物的生存,還會破壞漁業和旅游業,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造成至少80億美元的損失。
塑料垃圾對海洋環境的危害之大,將超過人類過度砍伐亞馬孫熱帶雨林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理查德·湯普森說,微塑料污染范圍之遠、程度之深,已經波及曾被人類視為凈土的極地和海底。
湯普森擔心,如果北極冰川因氣候變暖而保持現有的融化速度,大量凍結的微塑料很可能再次被釋放進入地球水體,而人類對其毒性和污染影響的研究還遠遠不夠。
來自海洋團體抗污水沖浪者的Hugo Tagholm說:“塑料污染危機與氣候變化的相當,因為它污染了地球上所有的自然系統以及越來越多的生物。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塑料無法有效地被食物鏈吸收。在過去20年中,一次性塑料的生產大幅度增長,節約、控制、再利用和回收的系統并沒有保持下去。”
塑料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探討
塑料垃圾經過處理以后完全可以資源化,經過熱熔造粒后,可用于生產黑色的塑料垃圾袋、建筑用包裝盒、建筑用塑料模板、綠化用格柵等產品,如果利用好這一資源,僅此一項就可以減少垃圾填埋量30%,同時減少垃圾的運輸量30%。
中國塑料行業專家表示,塑料來源于石油,屬于大分子物質,自然界中無論光合作用或微生物都無法分解,所以塑料的資源化利用更多應該從產品本身解決。
“一噸塑料熱值可以相當于幾倍的普通燃煤,替代燃煤是塑料垃圾的處理途徑之一,另外就是完善大城市塑料垃圾收集、分選、清理、造粒、再利用的回收系統建設。目前一些企業利用廢棄塑料制作建筑用模板,其綜合成本低于木模板,既是對塑料垃圾的再利用,也是節約木材資源的有效途徑。”該專家表示。
不管怎樣,人類應認真思考所使用的材料和廢棄物的管理問題,雖然在某些領域塑料必不可少,沒有必要將之徹底清除出市場,但對如何使用塑料應進行更嚴格的審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