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大雨成災、小雨成河”,這樣的城市病,怎么才能根治。在處處是硬化道路的現狀下,花園、綠地、可滲透路面等新建海綿體又該怎么產生?按照相關規劃,寧波將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全面推進海綿體,并將這塊“海綿”比例將擴大到80%。
寧波全面鋪開海綿城市 分階段實現“彈性”小目標
海綿城市的建設,對豐雨又缺水的浙江寧波,意義不一般。自2016年4月,我市被列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城市發展中融入“海綿”治水的理念,“快排”排水向綜合排水、生態排水轉變。
據人民日報此前報道,寧波號稱“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全年雨量充沛,但汛期、臺風過境時,降雨量集中,遇到天文大潮時海水還倒灌,城市積水來不及排的困擾,幾乎年年都會遇到。也正基于此,寧波海綿城市建設因地制宜,收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建設效果。
所謂“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能夠吸水、蓄水、滲水、控水,需要時,又能夠將儲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使建筑物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這不僅能緩解城市內澇、減輕熱島效應,還能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給城市帶來綜合的生態環境效益。
經過一年努力,寧波海綿城市建設初具規模,試點區水澇治理初見成效。具體來看,就是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視線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這樣一來,建成的海綿城市每年可控制75%至85%的雨水,遇到風暴潮,海綿吸住雨水,城市內澇將明顯減輕。
截至2017年6月底,寧波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已有近8個已完工,40余個項目在建,涉及海綿工程投資超過20億元。據中國寧波網近日報道,寧波市的海綿試點區位于江北慈城—姚江片區,面積30.95平方公里,建設起止年限為2016年至2018年。目前,建成的9個項目包括灣頭小學項目、機場路(清林灣大橋—江北大道)、姚江北側濱江綠化工程(蕭甬鐵路-康莊南路)、東升河景觀項目等。
今后,寧波全市緊緊圍繞完成試點區70%的建設目標,結合規劃排水分區進行集中連片建設,明確思路為“一核、四片、多點、三同步”。同時,寧波將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到2018年,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建設效果,同時為類似濱海臨江平原河網城市創建海綿城市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在加強源頭“低影響開發設施”的同時,還要加強市政排水管網和城市中央雨洪系統建設。其中,老舊建筑小區改造難度很大,誠如一個排水管網設施不齊全、合流制排水的老小區,要進行海綿化改造,就要綜合源頭、過程、系統治理,灰色和綠色基礎設施結合,還要考慮周邊條件。并保護和修復好山、水、林、田、湖“大海綿”,才是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的治本之策。
按照計劃,今年安排建設項目158個,爭取實現覆蓋試點區面積55%以上。“確保到2018年4月,試點區完成70%創建任務目標,使試點區在2018年提前達到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建設考核要求。”寧波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指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