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政策法規】為了全面攻堅藍天保衛戰,湖南省印發了《湖南省大氣污染防治2017年度實施方案》。方案內容涵蓋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表示,要繼續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爭年底全省14個市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1.5%以上。
日前,《湖南省大氣污染防治2017年度實施方案》已經印發。方案提出,全面推進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治理。各市州要認真做好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企業名單調查和排放量核定工作,完成部分行業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石化行業在2017年7月1日前要完成VOCs綜合整治工作,達到《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2017年底前,中石化湖南分公司、中石油湖南分公司基本完成儲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的VOCs綜合治理;長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基本完成汽車維修企業的VOCs治理。全省啟動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家具制造、食品加工和醫藥生產等行業的VOCs綜合治理,長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分別完成6家、4家和4家以上試點企業的VOCs治理,其他各市州至少完成2家企業的治理試點,推進重點行業和企業VOCs在線監控設施的建設。全文如下:
為打贏環境污染治理戰役,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湖南省環境空氣質量,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湘政辦發〔2016〕33號)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工作目標
(一)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到2017年底,全省14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PM10年均濃度比2016年下降6%以上,力爭達到8%;全省PM2.5年均濃度比2016年下降3%以上,力爭達到6%;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比2016年下降3%以上,全省14個市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1.5%以上,力爭達到82.5%。
(二)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根據環境保護部下達我省“十三五”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和進度要求,全省大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較2016年分別下降4.2%、3.0%和1.0%以上,其中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不低于1.7萬噸、1.3萬噸和0.8萬噸。根據各市州的經濟發展預測和減排潛力分析,確定各市州2017年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
(三)“大氣十條”及其他考核任務目標。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各市州城市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城市建成區淘汰2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合計1419蒸噸;基本淘汰全省范圍內的黃標車10萬輛;完成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開展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調查,夯實工作基礎。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調查是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為科學有效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核心數據支撐,既是開展PM2.5來源解析的主要技術方法,也是確定大氣污染物減排目標、開展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編制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重要依據,做好源排放清單調查工作,將使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更加科學,更加。2017年,各市州要精心組織,開展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調查工作,找準主要污染因子,組織編制《大氣污染防治三年實施工作方案(2018-2020年)》,有的放矢,發力。(省環保廳牽頭,各市州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市州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以長株潭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力爭郴州市實現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突破。長株潭城市群作為國家“三區十群”之一,是全省空氣環境質量較差區域,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要把治理大氣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長株潭協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進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在大氣污染協同防治上取得較大進展。要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統籌兼顧”,把大氣污染防治放在區域協同發展全局中整體謀劃,與協同發展的各項措施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區域環境質量整體改善與區域協同發展同步。二是“堅持聯防聯控”,發揮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作用,加強協同防治、統一措施行動,尤其是重污染天氣的應對。三是“堅持科學治理”,開展常規性源解析工作,突出防治的科學性和精細化。加大先進治理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推廣力度,增強科技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撐能力。四是“堅持多措并舉”,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大力度、更有效方式不斷強化法律、行政、經濟、科技手段,建立以空氣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落實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工程,使區域內空氣環境質量有較大改善。(省環保廳牽頭,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公安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科技廳、省政府法制辦、省財政廳等部門參與)。郴州市作為全省環境質量較好的城市,具備創建空氣環境質量達標城市的條件,要進一步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強化細化工作措施,力爭在2017年實現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省環保廳牽頭,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公安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參與)
(三)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防治。
1、優化產業結構、嚴格環境準入。各地要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規劃,細化功能分區,明確環境準入條件,嚴格控制高污染項目準入。全省不再審批鋼鐵、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不再審批鋼鐵、水泥、煉焦、有色冶煉、鐵合金等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各地要積極化解鋼鐵、有色、水泥和磚瓦等過剩行業產能,依法淘汰落后產能。(省發改委牽頭,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等部門參與)
2、加快推進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擴圍提速。確保2017年全省完成17臺(裝機容量728萬千瓦)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實現長株潭地區火電機組超低排放全覆蓋。對提前改造的火電給予適當資金和上網小時獎勵;完成65蒸噸以上12臺燃煤鍋爐(含小火電和熱電聯產機組)的SNCR脫硝改造,合計1660蒸噸,基本實現全省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大氣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完成長株潭地區所有65蒸噸以下、2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提標升級改造,大氣污染物排放達到《火電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省環保廳牽頭,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等部門參與)
3、強力推進鋼鐵、水泥、有色行業污染深度治理。
(1)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湖南華菱衡陽鋼鐵有限公司和冷水江鋼鐵有限公司分別針對目前的大氣環境現狀,分別編制完成《鋼鐵企業大氣環境綜合治理三年改造實施方案(2017-2019年)》,分三年完成全廠大氣環境升級改造工作,達到國家清潔生產先進水平。2017年,四家鋼鐵生產企業完成原燃料場揚塵綜合治理,嚴控揚塵污染。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完成一臺360平方米燒結機全煙氣脫硫或者煙氣循環;永州市江華坤昊實業有限公司完成120平方米燒結機全煙氣脫硫工程。(省環保廳牽頭,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經信委等部門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