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聚焦時事要聞,追蹤環保動態,關注現場,《環保視野》為您一網打盡每日新環保快訊。
環保垂改2018年落錘 開啃地方干預“硬骨頭”
我國環保管理體制改革正向縱深推進。
作為環保大部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近年來,業界對于環保系統進行垂改的呼聲愈發強烈。據經濟參考報5月10日報道,環保部地方環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葉民指出,“整個‘垂改’工作正在推進當中,其中河北、重慶的‘垂改’方案和結果已經在評估階段。下一步,按照中央部署的時間安排,地方環保垂直改革將在2018年全部鋪開”。
垂直管理制度是環境治理的基礎制度,因此“垂改”是“底盤性”的制度改革。早在2015年底,河北在全國啟動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前期準備。一年后,中央全面深改領導小組正式審議通過《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對省級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實施“垂直管理”。
以“保發展”為名,行地方干預之實,一直是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此,上述《指導意見》提出,試點省份力爭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試點工作,未納入試點地區力爭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省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工作。隨即,河北、上海、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重慶、貴州、陜西、青海等12個省市先后提出試點申請并進入改革階段。
具體試點方面,迄今,河北省環保垂直管理改革省級層面改革已基本完成。改革后的河北環境監察職能將由省環保廳統一行使,6個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按照廳內設機構進行管理。幾近在同一時間,重慶環保垂改試點也正逐步漸入佳境:厘清環境監測事權,上收市級考核涉及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由市級環保部門統一承擔,主要負責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同時,將環境執法重心進一步向區縣下移,環境執法機構列入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序列。
既發力,又運用“巧方”。“改革后,市級環保局將統一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執法力量,有利于監督檢查跨縣區環境問題,也將重點充實一線環境執法力量。”河北省環保廳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楊智明說。環保垂改在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真實有效的同時,亦能讓環境監管依法獨立行使執法權,執法重心實現下移,強化督查企業。
也正基于此,被視作“讓環保局長腰桿硬起來”的環保垂改不僅是機構隸屬關系的調整,更是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等環保基礎管理制度的重構。在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看來,“這是對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一次根本性改革。”與此同時,監察工作也上收到省環保廳,省級層面將對市縣的環保履責情況進行“督政”,而市縣的監察將轉變為以執法為主,主要是“督企”。
“過去我們的環境監測是‘考核誰、誰監測’,如今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將實現‘誰考核、誰監測’。”楊智明進一步指出。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此次環保垂改將涉及省以下環保行政主管部門人員5萬多人,環境監測機構5.9萬,環境監察執法機構6.3萬人,加起來涉及17萬至18萬人,其中74%以上在縣級,26%左右在市級。
“全國實施肯定是大勢所趨,現在要考慮的是頂層設計問題,一定要及時總結試點省市的工作,尤其是經驗和教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勇說,尤其是一個省有十幾個地級市,具體的監察怎么落實?市環保局的職責是不是要重新調整?這些都需要統籌考慮。
以上就是今天的環保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