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目前,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已經啟動,首輪28個督查組已全部到位。此次督查將以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主要對7個方面進行整治。加之雄安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契機,環保產業迎來雙重發展新機遇。
史上大規模環保督查啟動 雄安新區掀起綠色機遇
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參與,為期一年,環保史上大規模的國家層面行動啟動。截至4月7日晚,環保部強化督查輪28個督查組已全部到位,并與被督查城市開展工作對接,正式啟動現場督查工作。另外,在雄安新區建設七大任務中,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綠色、現代、智慧城市也位列首位。可見,環保治理已經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環保產業也有望迎來新機遇。
環保史上大規模國家層面行動啟動
環境保護部決定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以及企業環保守法責任,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當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京主持召開視頻會議,對督查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其中提到,緊盯大型企業的達標排放情況,認真督促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和全面達標排放計劃。
據了解,2017年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行動以來,大氣污染惡化勢頭得到了一定遏制,各城市空氣質量同比均有所好轉。為繼續鞏固和擴大戰果,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保護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通過重拳出擊,層層傳導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確保工作分工落地見效;加大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力度,實現守法常態化;創新區域監管方式,提高環境執法整體水平。
此次強化督查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大規模行動,主要對7個方面進行督查,包括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通過督查,抓實、抓細、抓好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大氣十條》、《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年)》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為全面實現區域及各地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提供保障,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據介紹,這次強化督查明確五個重點,一是突出壓力傳導,緊緊圍繞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情況開展“系統化”督查,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切實起到督促地方尤其是基層區縣一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環境保護責任的目的。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哪里有問題就到哪里監督檢查,并且扭住問題不放,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三是明確督查重點,在“督政”方面,要突出縣級黨委、政府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情況;在“督企”方面,要緊盯大型企業的達標排放情況,認真督促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和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同時嚴查“散亂污”企業整治和取締情況。四是強化整改落實,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將加大督辦力度,將問題責任落實到人,書面反饋整改情況,逐個解決銷號;同時責成相關方面進一步調查處理、追究責任,并定期向社會公開。五是保證督查質量,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單位)絕不姑息,及時要求地方環保部門調查取證,依法予以處罰。
專家稱雄安建設將以生態優先綠色雄安新機遇浮現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4月7日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雄安新區是一個站在歷史新起點、發展新基礎上的新區,雄安新區的規劃應當注重時代的先進性,體現新時期的規劃理念,體現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城市發展建設的新要求。
根據中央部署,雄安新區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規劃建設要有“世界眼光、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李曉江說,雄安新區規劃首先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雄安新區地處京津冀大氣環境和水環境敏感地區,緊鄰“華北之腎”白洋淀,新區開發建設必須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全面實施生態、綠色發展戰略。要充分考慮白洋淀生態水域和當地縱橫交錯的水網系統的藍色空間保護,同時構建陸域生態綠色空間體系,形成藍綠交織的生態體系,使新區的發展融于優良的生態環境之中,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型新區。
李曉江說,雄安新區的空間布局形式要為探索人口與經濟密集地區的優化開發模式作出示范。要擯棄形式主義的布局手法,采用組團式布局方案;要擯棄單純功能布局和寬馬路、大廣場,采用多功能混合,密路網、小街區的宜人生活空間組織。要從城市布局上防止“攤大餅”,克服“大城市病”,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沖擊,提高新區發展的靈活度、應變性。
李曉江說,雄安新區規劃要充分體現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的理念。在區域層面要加強與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的協同發展,發揮各自的區域作用。在地區層面要加強與雄縣、安新、容城三地的協同發展,在城市布局、交通、服務、基礎設施上高度協同融合,使雄安新區真正成為區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踐行新型城鎮化的示范區。雄安新區規劃要重視公共服務發展,發揮新區為河北省公共服務“補短板”的作用。培育的公共服務功能,建設水平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發展區域型交通樞紐功能。
李曉江認為,雄安新區規劃還要堅持多規融合,一張藍圖干到底。新區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土地、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多方面的發展規劃,形成引導新區健康、持續發展的一張藍圖。要吸納機構與人才參與,采納先進標準與技術。要建立統一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體系,保障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規劃有序實施。
“未來,我們看到的雄安新區將是一個全新概念的國家新區和城市發展模式。”李曉江說,2000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圍內將形成以白洋淀為核心的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形成以新區起步區、發展區和雄縣、安新、容城三個縣城構成的布局科學、品質優良的組團式新區;同時建設好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廣大鄉村,保護好田園風光。雄安新區將為中國新時期的城市發展和城鎮化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成為國家乃至創新發展的成功范例。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雄安帶動的關鍵詞很可能是“綠色發展”。雄安新區的重要作用,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綠色、現代、智慧城市。并起到示范作用,帶動河北省甚至華北地區其他城市成功轉型,擺脫原有的依靠傳統制造業的產業發展困局,解決當前霧霾及環境治理的重要難題,從而為全國經濟尋找動能轉換的突破口。
投資建議:
大氣:
1.監測:先河環保(網格化監測+配套源解析增厚利潤,16年表現亮眼,17年爆發態勢明顯;VOCs治理項目啟動);
2.煙氣治理:清新環境(脫硫脫硝超凈排放,監管趨嚴帶來非電領域市場打開,估值提升)。
水環境:
1.流域治理:高能環境、中金環境、萬邦達。建議關注:北控、碧水源、博天、桑德、葛洲壩;
2.水質提標:天壕環境、渤海股份、南方匯通、首創股份。建議關注:環能科技;
3.園林綠化:棕櫚股份、東方園林、鐵漢生態。
原標題:史上大規模大氣污染防治督查風起 雄安新機遇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