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我國環境法越來越嚴密,入罪門檻越來越低,環境案件數量增加,需要專門的機構執法,“環保警察”應勢而生。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環保警察”同樣成為焦點話題之一。各路代表專家獻計獻策,為我國環境執法現狀及發展提供了思考的空間。
打擊環境污染犯罪 “環保警察”加碼鐵腕治污(圖片源于新華社)
“現在有鐵路警察、森林警察,為什么不能在更大范圍設立專職的環保警察?”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環保警察”寫進了部分代表委員的建議和提案中。
據基層環保人員介紹,長期以來,環保部門的監察職能,以行政執法為主,不能直接采取強制措施,時有遭遇違法企業阻礙執法、暴力抗法。此外,環境污染案件的證據不易留存,且鑒定程序多,時間一拖就容易喪失。另一方面,企業違法成本較低,導致執法往往陷入“污染—罰款—再污染—再罰款”的尷尬局面。
“過去,單靠環保部門一家處罰,手段單一、缺乏威懾力。環保警察就不同了,只要掌握充分證據,就可以立刑事案件,對違法企業威懾力大得多。”廣東環保警察劉寶航感慨道。
自中國高法、高檢2013年6月出臺《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環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作出詳細規定以來,中國多個省市開始探索公安、環保聯合執法,政府打擊環境犯罪的力度顯著加大。
除北京以外,浙江、遼寧、河北、山東、貴州等地在省級層面也相繼成立了專司環保執法的警察隊伍,地市層面成立的數量則更多。
“環境案件具有科學技術性強的特征,例如,如污染源是什么、污染物是什么、達到什么標準稱之為污染,都需要專業判定。”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燦發表示,建立專門的環保警察,使得原來分散在公安部門各處室的環境案件偵查辦理職能,統一到一起,但需要進一步提升這一隊伍處理環保案件的專業能力。
2008年昆明市公安局環保分局成立,是我國首支環保警察。不過,通過8年的實踐,環保執法辦案仍舊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機制運行不暢。二是公安環保還未形成從省市縣區到鄉鎮街道的執法聯動體系,基層執法警力配置不足,民警執法水平不夠高、辦案能力不夠。
“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建議修改現行的《人民警察法》或相關法律,增加對環境警察的規定,加強對環境污染的刑事打擊。”針對上述兩大問題,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帶來了關于“設立環境警察加強對環境污染行為刑事打擊”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也認為,環境執法具有專業性,可考慮通過立法,為現有的環境監察部門賦予刑事執法權,這樣一方面無需增加環保警察編制,一方面也保證了環保執法的“硬度”。
此外,專家還指出,中國環保部門的環境監察隊伍主要負責日常行政執法,而“環保警察”則歸公安部門,主要處理重大敏感或涉刑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更具強制性和震懾性,凸顯了政府鐵腕治污的決心。
中國高檢與環保部、公安部日前聯合出臺的《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強調,各級環保部門、公安機關和檢察院應當加強協作,統一法律適用,不斷完善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資源共享和信息發布等工作機制。
可以預見,今后在打擊環境污染類犯罪和公益訴訟方面,中國不少地方將進一步健全環保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之間的協作銜接機制,以更有力的聯合行動執法,還民眾更多的藍天綠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