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京畿重地,瀕臨渤海,背靠太岳,攜攬“三北”,是我國經濟具活力、開放程度高的地區之一。早在2014年,中共中央在北京考察工作,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如今,三年過去了,北京人由衷感到,一個浮腫的巨人必然步履艱難,過去缺乏大縱深支持,往往騰不出、換不動、展不開,如今疏解非首都功能勢在必行。
京津冀協同風生水起 “一盤棋”破局首都城市病
水資源緊缺、霧霾襲來、人口超載,北京被環境問題壓得喘不過氣,環境建設成為市民期盼的“大公約數”。2014年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為北京打開了發展空間。數據顯示,北京環境向好的逆轉拐點,已在2016年底穩定顯現。
“量水發展”,地下水位實現由降到升!
北京市水務局局長金樹東介紹,2015年北京地下水位止跌回穩,基本與上一年度持平,到2016年11月末,地下水位同比回升0.42米,地下水儲量增加2.2億立方米,密云水庫17年來出現16億立方米庫容。
北京資源性缺水,不得不靠長期超采地下水保障城市用水。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北京市不斷強化“量水發展”理念,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區域用水總量控制,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南水北調通水以來,北京市強化外調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統一調度,合理壓減集中地下水源取水量,促進了北京地下水的涵養和回升。
聯防聯治,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2013年,北京大氣污染治理年,中度以上污染天氣高達105天,沒能完成PM2.5下降5%的年度目標,市政府接受人大代表問責。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地和北京周邊七省區聯合行動,治理力度不斷加大。2016年,北京終于迎來空氣質量改善拐點,中度以上污染天氣降至90天。
市環保局局長方力介紹,近幾年是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大、措施豐富、成效顯著的時期。特別是2016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四項污染物濃度分別為10、48、92和7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8.6%、4.0%、9.8%和9.9%。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優和良)198天,同比增加12天,達標率54%,重污染39天,同比減少7天。
人隨業走,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實現由增到減!
2000年至2012年,北京人口增加700多萬,人口過度超載,導致“大城市病”集中暴發。北京協同發展疏解功能是關鍵。人隨業走,大紅門市場、動物園批發市場外遷,周邊交通擁堵明顯緩解;大批工業企業外遷,帶動就業疏解;北京電影學院落戶懷柔,城市學院遷往順義,人民大學新校區選址通州,一批高校和醫院向外疏解,帶動人口均衡分布。
市發改委主任盧彥介紹,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72.9萬人,同比增加2.4萬人,增量同比減少16.5萬人,增速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城六區常住人口2016年出現由增到減的拐點,比2015年減少35.3萬人。(記者朱競若、賀勇、王昊男)
原標題:首都治理城市病迎來三大拐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