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針對環境突出問題,特別是屢次監督仍然得不到整改的嚴重問題,近,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對陜西省貫徹實施新環保法的情況進行了明察暗訪,擰緊環保“緊箍咒”;陜西用法治的手段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守生態紅線,維護生態安全。
陜西擰緊環保“緊箍咒” 明察暗訪探治污良方
被稱為史上嚴的新環保法頒布實施一年多來,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尚方寶劍”,也為陜西省加快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省人大常委會對陜西省貫徹實施新環保法的情況進行了明察暗訪,擰緊環保“緊箍咒”,督促各地加快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這次執法檢查是新《環保法》實施以后,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的環境保護法專項檢查,檢查的重點是政府法定職責履行情況、環保法的具體落實情況和突出環境問題的治理情況,同時,也認真聽取社會各方對依法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委員辦公室主任王軍科:“這次檢查也是旨在用人大的嚴格監督,促進嚴法律的落實。這次檢查的突出特點,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在發現問題、曝光問題、促進問題解決中,促進法律的落實,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
在省環保廳的配合下,省人大常委會針對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掛牌督辦和媒體曝光的突出環境問題,分成三個執法檢查組,奔赴咸陽、銅川、渭南、商洛、延安、榆林6市的24個縣區,對76家企業和單位進行重點問題監督檢查。在每個檢查點上,詳細了解環境問題的現狀、原因和整改情況。為了保證執法檢查的監督力度,檢查采取明察暗訪的形式,兵分兩路,一路通過明察,深入現場,實地檢查,另一路 “不打招呼”,暗訪檢查。
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辦公室副主任朱引團:“咱們這次的明察,就是一方面到縣上看一些污染企業的治理,聽一些政府情況的工作匯報,進行現場詢問,同時對一些重點問題,我們也啟動了專項調查,這四種形式來明察;暗訪就是采取不打招呼,不設定路線,就是看企業是不是真正地把環境保護各項措施常態化的落實。”
焦化企業屬于傳統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是這次執法檢查的一大重點。在建廠40多年的老國有企業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檢查組發現,由于行業技術局限和資金緊缺,這家企業的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難以穩定達到地方限值,長期存在超標排放。對此,檢查組責令他們必須限定時間治理污染,嚴格履行環保責任和社會責任。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下一步將傾斜資金進行環保技術改造升級,全力保障節能減排。
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姚繼峰:“在2017年,實施到位,達標排放。改造以后,使這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包括煙塵排放,達到關中道這個新標準要求。”
澄城縣順昌焦化廠的污染問題經媒體多次曝光,檢查組暗訪時了解到,這家企業一直沒有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運行多年的60萬噸焦爐生產線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當地政府已責令其限期拆除。
澄城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建軍:“這是焦化廠的一個進煤口,現場把這些全部澆注封住了。”
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辦公室副主任朱引團:“環保啥不達標?”
張建軍:“破壞性生產,生產的相關的環保設施不到位,這個煙塵超規排放。”
通過人大執法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意識、企業的自律意識和公眾的保護意識,推動環境保護基本制度和重要法律規定有效落實,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提供可靠法治保障,這一根本要務在此次環保執法檢查中得到了有效體現,基層環保部門和企業深受觸動。
澄城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建軍:“這次人大來檢查,更堅定要按我們的要求,把所有的原料清理干凈,確保這次關停不出現安全問題,要徹底消除這個焦化廠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徹底消除它的安全隱患。”
查出問題,還要開出藥方,敦促解決落實。暗訪組在蒲白礦務局矸石電廠發現:廠區道路揚塵污染,固體廢料堆放不規范,污水處理未經消毒。
蒲白矸石電廠副廠長田海清:“計劃就是盡快,落實責任人,落實部門,落實期限進行整改。”
檢查組在潼關縣垃圾填埋場突擊暗訪時發現,這個填埋場存在管理不規范、沒有任何設備運行記錄、排放的污水也未做檢測等問題。
省環保執法局執法監督處處長房銀鋒:“把你處理垃圾滲濾液的記錄拿出來,把記錄看一下。”
潼關縣垃圾填埋場負責人:“我沒有做運行記錄。”
房銀鋒:“你這等于是不明不白的,反正處理設備我就開了,我開沒開,沒人知道!”
針對檢查出的問題,檢查組要求,該填埋場立即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將所有運行數據記錄在案,并按規定完善實驗室設備,定期檢測處理過的水質。
潼關縣垃圾填埋場負責人:“出現的問題,馬上進行整改,把過去的錯誤先整改過來,馬上整改進水記錄、出水記錄,所有的進水量,做好臺賬。”
國家環保部和省環保廳督辦的環保違法案件,也是這次執法檢查追蹤的重點,但是這次執法檢查發現,個別單位和企業對督辦和曝光的問題熟視無睹,整改不到位。早在2015年,白水縣污水處理廠就因在線自動監測設備運行不正常,被省環保廳通報,并責令進行整改。檢查組這次在暗訪中通過取樣人工檢測處理過的水質,發現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整改,在線監測設備涉嫌造假,要求當地環保部門進一步核實查處。陜西有色榆林煤業有限公司杭來灣煤礦曾因違法排放廢水,被省環保廳掛牌督辦,然而,這次執法檢查發現,這家企業仍然沒有落實環評要求,廢水零排放不達標,過去長期排污形成的多個廢水池也未經處理。
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調研員佘永鋒:“希望這個企業的領導,要引起高度的重視,要把省級掛牌的內容,逐條落實到企業的當中,確保設施到位!”
檢查組在靖邊縣暗訪時發現,雖然此前媒體多次曝光,但仍然有多個邊緣殘次井沒有徹底取締關停,給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威脅。
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調研員佘永鋒:“剛才我們從現場看到的幾處黑油井,對當地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特別是水、土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必須把它取締關閉,才能達到目的。”
針對環境突出問題,特別是屢次監督仍然得不到整改的嚴重問題,省人大環保執法檢查組表示,要用法治的手段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守生態紅線,維護生態安全,推動環保法有力有效貫徹落實,使之真正成為環境保護的“鋼牙利齒”。
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委員辦公室主任王軍科:“我們希望,能夠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凝聚社會力量,落實保護優先方針,嚴格執行法律規定,加強環境基礎建設,加快突出環境問題的解決,加快重點河流綜合治理及干支流的污染防治,努力使陜西省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和改善。”
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相信在嚴厲的監督下,各級政府的責任意識、企業的自律意識和公眾的環保意識都將不斷提升,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必將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記者 陳剛、)
原標題: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明察暗訪 擰緊環保“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