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污水處理】2016年1月,寒盡春生。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下了新基調,即“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個月后,這篇講話的精神落實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拉開了長江經濟帶新時期的發展序幕。至此,長江便與綠色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生態發展注入正能量 長江經濟帶續寫綠色故事
延綿萬余里,孕育中華文明五千年;
串聯11省,滋養華夏大地億萬人。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唐古拉山的雪山走來,奔騰6300多公里入海。同樣是這6300公里的長江,奔流不息的長江水,如同千百年來一樣,涵養著沿江生態,將沿線數億百姓生活緊密相聯。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流域的大規模開發,眾多工業、生活廢水直接排入長江,水少泥多、魚少藻多等多重生態隱患已浮出水面。長江生態系統警鐘不時敲響,環境承載力超負荷,中下游水質不斷惡化,河湖濕地萎縮。
2016年1月5日,總數據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至此,先休養生息,再談生財之道,中華民族母親河由此開啟了發展新航程,綠色亦成了新經濟常態下長江經濟帶的時代印記。隨后,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再次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做出部署。主席再次強調,“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
2016年3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原則,并要求列出負面清單,設定禁止開發的岸線、河段、區域及產業。同年9月,在正式印發的《綱要》中,大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亦被予以明確:截至202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5%以上,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
顯然,兩次會議,一個綱要,有一個主題詞,那就是生態環保。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看來,作為將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作為首要發展理念的區域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將基于新發展戰略的重大思路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區域發展要把保護修復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這無疑是創新與變革的戰略落子。
與此同時,一年來,隨著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日趨清晰,沿江各省市強化統籌和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和保護取得積極進展。這一年,我們看到了一項項雷厲風行的專項整治行動:環保部編制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2016—2017年行動計劃》,沿江11省市全面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制度,深入落實戰略規劃環評,長江經濟帶河長制的建立與落實情況納入中央環保督察……
據《中國環境報》報道,在污染防控協調機制方面,長江經濟帶11省(市)環境污染防控治理協調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在工業污染源防治方面,環境保護部指導長江經濟帶各省(市)開展“十小”企業取締,對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十小”企業取締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督查;在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方面,環境保護部與住建部聯合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共同組織完成全國城市黑臭水體階段性排查工作;在生態補償方面,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工作正持續開展。
下一步,根據環保部的部署,2017年將深入推進污染綜合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有理由期待,在“動真格、下重手”之后,長江經濟帶的“含金量”將更高。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