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媒體導讀】垃圾分類,在浙江,很多農村做得比城市更好。很多時候,人們總把垃圾分類收效甚微歸根于生活習慣上的差異、素質的暫時不到位,事實上這些通過積極引導是能得到很好的改變的,差別還在于如何引導上。
齊心協力共建美麗鄉村 垃圾分類貴在引導
一般認為,就面貌而言,農村總是要差一些,但在浙江,很多農村,做得比城市更好,環境更美,更安全,垃圾分類便是其中之一。金華,因為農村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好,成為被中央媒體點贊的網紅城市。
16日中午12點30分,奔著“垃圾分類,城里向農村學什么”的主題,杭州團和金華團的幾位人大代表在朋友圈里開起了圓桌會。
農村是個熟人社會,大家鄉里鄉親的,道德和人情的約束能起作用。城市的居住人群這么復雜,垃圾來源這么復雜,自然需要一些更有約束力的管理法則。農村才幾個人,村干部黨員跑得勤快點還顧得過來,而城里一個小區,可能就有上千戶,上哪找那么多人盯著去?人海戰術基本是不可行的。
同處金華,垃圾分類農村做得好,城市做得不夠好就很能說明問題,城市無法照搬農村的經驗,是由城市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但金華農村的實踐仍然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它宣告了垃圾分類并非不治之癥,也再一次證明,人性的弱點、生活習慣上的差異、素質的暫時不到位,通過積極引導是能得到很好的改變的。
在過往的城市管理之中,我們總喜歡把問題的癥結歸結為國民性,歸結為一部分人沒有公共意識,自甘于放縱自己。意識差的確是無法回避的事實,但人性都沒有本質的差別,都不是人人皆圣人,差別還在于如何引導上。
我們應該向農村學學這股子認真勁,但城市還得找到自己的應對辦法。這就是老老實實地按科學治理的規律去辦。垃圾分類的事終究需要破題,如果對自覺的呼吁不能起到作用,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技術、行政,甚至是法律手段。比如,在垃圾袋上掃碼的事,雖然杜絕不了亂扔的行為,但也不失為一個設限的辦法。杭州正在實施的小區專管員、小區垃圾分類紅黑榜等措施也能起到一部分作用,應該堅持下去。
但分類也只是在減少垃圾,而不是杜絕垃圾,垃圾可回收設備、垃圾填埋場都有各自的功能定位,好的管理是盡可能將垃圾分類處理,而不是一股腦往填埋廠運,那樣的話,建再多的填埋廠也不夠用。
作為政府部門,我想他們有自己的專家,有各地考察得來的經驗,有國家的前車之鑒可供參照,他們其實非常明白問題出在哪,他們手里也不缺方案。但恐怕每個城市都需要推進下去的勇氣和決心。對于正確的事要堅持下去,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或者受點了非議就輕易動搖,一屆不成,下一屆接著干,一代人不成下一代接著努力。日本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用了40多年的時間將垃圾分類的方法逐步細化,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并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我們時間不妨定得久一點,目標不妨定得小一點,工作則需要一點點做起。好的引導莫過于實施一項措施能見到效果,每年前進一步,一年年累積下來,也會成績斐然。(記者 高路)
原標題:做好垃圾分類,不在區分人而在引導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