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上市企業】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已建立較完善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體系,地熱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將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從12%提高到15%,其中,地熱資源是增量主力。因此,中國石化努力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把發展地熱產業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規劃和推進,實現了地熱產業的快速發展。
近日,中國石化集團新星公司總經理張召平表示,中國石化地熱產業已遍布全國16個省市區,地熱供暖能力達4000萬平方米,約占全國常規地熱資源供暖面積的40%,成為國內大常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企業。“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地熱開發將打造“20座無煙城”,實現新增供暖、制冷面積1億平方米。
張召平說,能源轉型趨勢進一步提速,新一輪能源革命正在孕育成長,我國高度重視并致力于推動能源轉型變革,中國石化努力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把發展地熱產業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規劃和推進,實現了地熱產業的快速發展。作為中國石化的新能源專業公司,新星公司將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進“地熱+太陽能、風能、余熱利用等新能源”集成開發,構建“多元發展、清潔低碳、綜合集成”的新能源體系,致力于為“霧霾少一些、藍天多一些”作貢獻。
地熱能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資源量約占地熱資源的六分之一。數據顯示,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地熱等非化石能源利用每提高1個百分比,相當于替代標煤37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400萬噸、二氧化硫約90萬噸,氮氧化物約26萬噸,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環境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石化地熱產業快速發展。經過7年的合作發展,成功打造河北雄縣為全國首座“無煙城”,已建成供暖面積385萬平方米,雄縣城區基本實現了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打造了“政企合作、統一開發、技術先進、環境保護、百姓受益”的“雄縣模式”。“雄縣模式”得到國家能源局、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14年2月在全國地熱工作會議上正式推廣。國家能源局指出,“雄縣模式”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可行,可推廣、可復制。以“雄縣模式”為,中國石化已在河北省15個市(縣)區發展地熱供暖面積1500萬平方米。
中國石化地熱開發技術已形成體系。通過吸收引進和自主研發,近年來中國石化已取得相關國家和正在申報國家近30項,頒布地熱標準規范20余個。建立了“地熱資源勘探技術體系、地熱資源評價技術體系、地熱鉆井成井工藝技術體系、地熱尾水回灌技術體系、地熱資源梯級利用技術體系和信息化系統技術體系”等六大技術體系,有力地支撐了地熱產業健康發展。
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空間廣闊。國家《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稿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新增地熱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重點在京津冀魯豫陜晉等地區開展地熱供暖,在長江流域等地區開展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至2020年,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到2020年,地熱能利用將可替代標煤72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7億噸。
“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將堅持深淺結合、冷暖結合,瞄準打造“20座無煙城”目標,積極布局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大力推廣“地熱+”為主題新能源集成項目,實現新增供暖、制冷面積1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兆瓦。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已建立較完善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體系,地熱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將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從12%提高到15%,其中,地熱資源是增量主力。而京津冀將成“十三五”地熱發展主陣地,“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地區地熱供暖/制冷面積將達到4.4億平方米,這將助力京津冀地區地熱資源開發迎來大發展,對該地區能源結構調整和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原標題:中石化十三五將大力發展地熱 目前地熱供暖已占全國40%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