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媒體導讀】近日,國務院等部門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然而要想真正落地實施,就必須一手抓督導考核問責,一手抓保障體系和政策疏導。業內專家也建議,落實河長制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河湖保護監測評價體系,摸清自身家底,厘清各自責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提出未來兩年內將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這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現,無疑會對河湖管理保護、國家水安全發揮積極作用。但也要看到,只有在科學監測、摸清家底、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一手抓督導考核問責,讓各級各地河長戴上制度的緊箍;一手抓保障體系和政策疏導,讓抓牢抓實的河長不吃虧、得好處,才能真正落地實施,達到用河長制實現河長治。
我國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我國的環境污染狀況也令人擔憂。據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967個地表水國控斷面(點位)水質監測,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別占26.7%和8.8%;62個重點湖泊(水庫)中,Ⅳ類~Ⅴ類和劣Ⅴ類,分別占22.58%和8.1%。“牛奶河”“醬油河”“油畫河”等,已經成為一大民生痛點。
這些環境問題,表面上看是一個企業或一個地方投機取巧、見利忘義,實質是整個社會普遍的發展理念偏差和政府職能缺位。河長制意在落實屬地責任、政府責任和主要領導責任。近年來,一些地區積極探索,起源于地方實踐的河長制已呈星火燎原之勢,不少地方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河長制探索實施過程中,有的地方連標識牌都不全、河長日志竟找人代寫;有的地方熱衷于做表面文章,遇到點難題就繞著走;有的地方河長制有名無實,成了一紙空文。究其原因,對河湖保護狀況家底不清、責任不明、問責不嚴、疏導乏力幾乎是各地的通病。
落實河長制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河湖保護監測評價體系,摸清自身家底,厘清各自責任。可探索實施分行政區入河污染物總量監管模式,核心是以行政區為單元,建立邊界斷面的水量水質監測站網體系,通過連續動態監測獲取各地污染物入河總量數據;建立各地的“污水表”,客觀反映各級地方政府的治污減排管理責任。
有了這些連續動態的科學數據,各級各地政府的權責利關系一目了然。在此基礎上,要建立各級行政區水資源保護責任制,分級納入干部政績考核,并以黨紀硬約束監督各級政府積極履職盡責。讓每一位河長對自身治污護河的責任都清清楚楚,給每一位河長都戴上督查問責的緊箍。
河湖管理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光念緊箍咒、一味加壓力可能適得其反;還要結合各地實際因勢利導,建立健全配套保障體系,給真抓實干的河長減負卸壓,形成良性循環。可探索實施企業排污許可證制度,按“污染者補償受害者”的原則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大幅提高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水平,讓抓保護的后發地區獲得同等發展權。
作為治水護水的重要制度創新,又涉及我國復雜的水問題,河長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為功的韌勁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決心。長遠來看,還需發揮社會各方力量,利用多種市場化手段,建立健全排污權交易、碳交易、水權、節能量等產權交易機制,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相關方利益關系;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實現人水和諧、共同繁榮。
原標題:河長要有“緊箍咒”也需“減壓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