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一證治理 排污許可證亮劍“任性”環評
2016-12-07 13:13:03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編輯:筱陽 關鍵詞:排污許可排污許可制環評閱讀量:40227
導讀:環評核心制落幕,隨著11月21日《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落地,我國蹣跚起步20多年的排污許可證制度終于進入全面啟動時代。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所謂排污許可證,是指環保部門根據排污單位申請,核發的準予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排放污染物的憑證,也是通行的一項環境管理制度。隨著11月21日《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落地,并對企業的排污量提出了進一步的硬性要求,我國蹣跚起步20多年的排污許可證制度終于進入全面啟動時代。
環評核心制落幕,業界呼吁多年的“排污許可”姍姍來遲。
1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下文簡稱《方案》)。所謂排污許可,即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許可,是以許可證為載體的、對固定污染源的全生命周期實施“一證式管理”的制度。它不僅僅是掛在墻上的一張“證”,而是規定了固定污染源的排污申報、排放標準、監測方案、環保設施監管和限期治理以及違法處罰等諸多內容的一本“小書”。
在排污證發放的具體實施步驟上,《方案》提出了時間表:2016年底,在火電、造紙兩個行業推動排污許可改革,同時在京津冀試點地區開展鋼鐵、水泥行業,在海南開展石化行業排污許可證試點,為全國實施奠定基礎。2017年要對大氣十條、水十條確定的重點行業企業核發排污許可證。
到2020年,基本完成各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指出,分行業、分階段推動排污證發放,將有助于對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的監控。“包括現在很多地方搞排污權交易,首先針對的就是重要企業,誠如火電、水泥等行業在推廣,因為這些行業排污量大、而且好開展,所以步就要求(這些行業)2017年底完成(排污許可證發放)。第二步就要求2020年底完成所有企業完成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它是分布推進,它做了一個比較周全的安排。”
《方案》明確,2017年建成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將排污許可證申領、核發、監管執法等工作流程及信息納入平臺,各地現有的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逐步接入。到2020年,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目前這只是一個改革方案,國務院還要單獨進行立法,制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國君指出。
而事實上,“我國很多地區大氣、水等環境要素質量長期不能達標,這與固定源排放強度有直接關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孫佑海說,傳統的管理手段、方式已不能適應環境形勢的需要,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應運而生、正當其時。
正如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其為媒體撰寫的署名文章中所言,改革后的排污許可證是每個排污單位必須持有的“身份證”,是企事業單位生產運行期排污行為的行政許可。初次申領有效期三年,換發五年有效,持證才允許排放。那么一般來說,這張證都包含什么內容?根據方案,排污許可證中明確許可排放的污染物種類、濃度、排放量、排放去向等事項,載明污染治理設施、環境管理要求等相關內容。
正如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所說的,“許可證不是一張紙,而是一本‘書’,內容應該非常詳盡,而且從長遠看,涵蓋的污染物肯定比現在監管的多。”以往由于監管力量有限,往往只能針對主要污染物,有了許可證,將把有標準要求、且有監測及統計手段的污染物逐步納入,實現對更多污染物排放的監管。
而事實上,環保管理核心制度從環評過度到排污許可證,直接受到變革影響的勢必就是接受管理的眾多企事業單位了。“按照《實施意見》,五年內我國基本所有固定污染源都要持證排污,而現行《環保法》只是粗略的規定要依照法律規定持證排污,因此,現在被納入排污許可證制度管理的只有《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中規定的排放污染氣體、污水的企業,但是排放固體廢物、噪聲污染的企業卻一直徘徊在管理之外。”環保法學專家馮嘉指出。
除了將更多企業納入到排污許可管理中外,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還直言,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做環評純粹就是為了通過政府審批,環評報告上很多信息都是虛假的,這讓環評很多時候根本無法充分發揮應有的效力。“目前,在個體項目的環評上,我們花了很多的行政資源和成本,但實際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有些重點工程項目領導一點頭,一票否決權就基本無法發揮作用。”北京市環保局法制處處長蘆建茹也曾表示。
業內表示,這意味著,以往企業認為“熬”過環評就能“任性”排污的局面將得到有效遏制,除了環評之外,企業和項目在事中、事后都可能隨時需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管控,實際上是整體提升了對企業的減排要求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王爾德、北京商報/蔣夢惟、人民日報/孫秀艷、在線/范琪妍)
-
關于開展第十七批環保企業信用評價工作的通知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下達通知,表示將于2025年6月5日至8月31日開展第十七批環保企業信用評價工作。
環保發展環評 2025-05-12 08:44:00
-
深圳發布全國首個區域環評地方標準
為規范和指導區域環評工作,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結合區域環評改革基礎和實踐案例經驗,歷時兩年于2025年2月發布了深圳市地方標準《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技術指南》(DB4403/T 595-2025)。
環評污染源監測 2025-05-09 11:48:25
-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文,力爭2025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920億元以上
據悉,河南省將力爭2025年上半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460億元以上,全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920億元以上。其中,物流和生態等其他基礎設施投資500億元。
生態環境治理環評 2025-05-07 09:06:23
-
陜西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落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在原有大氣和水污染物管控基礎上,到2025年全面完成工業噪聲、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管理。
排污許可工業廢氣處理 2025-04-22 18:34:13
-
《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近日公開征求意見,明確排污許可證和排污登記表內容及許可事項,規定排污許可證核發的程序及排污登記流程,強調排污單位主體責任,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排污許可污水處理 2025-04-21 18:24:46
-
浙江省部署開展環評領域涉企第三方服務機構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近日,浙江省紀委省監委機關和省生態環境廳宣布,將在全省范圍開展環評領域涉企第三方服務機構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為集中治理階段。
環境監測環評 2025-04-21 11:59:36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