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領導之聲】并購整合風起云涌;大型國企競相進軍環保行業,產業格局加速調整;環境產業鏈拉長;新型商業模式應用。3月1日,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指出,我國環保產業正呈現以上四大新形態,多項行業困境仍待解決。
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環保產業以其長期穩定的現金回報成為資本追逐的投資對象。“十一五”以來,環保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5%,駛入快速發展階段。有統計顯示,2015年,環保產業產值約達4.5萬億元。此前一年行業的營業額約為3.98萬億元。
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3月1日主辦的“環保企業家媒體見面會”上,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表示,環保產業在經濟的轉型升級中正在呈現四大新形態。
一是并購整合風起云涌。2015年國內環保行業并購案例約120起,涉及交易金額超400億元。“行業競爭加劇,產業集中度提高,企業規模擴大,業務整合加速。在此趨勢下,具備技術集成、工程建設、設施運營及投融資能力的綜合性環境集團將成為環境產業的中流砥柱。”
二是大型國企競相進軍環保行業,產業格局加速調整。2015年,葛洲壩集團、中國石化、中冶集團、徐工集團、中國鐵建、中國建投等跨界戰略布局環保市場。
三是環境產業鏈拉長。比如垃圾處理行業從末端焚燒業務向前端廢棄物收集及環衛運營延伸,污水處理行業由末端減排處理向管網收集業務拓展,并衍生出海綿城市、城市管廊等新理念。“環境產業鏈的延伸伴隨著智能化、綜合化及技術服務升級,成為跨界企業突破的風口。”
四是新型商業模式應用。比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模式等。
針對當前環保產業面臨的困境和問題,趙笠鈞認為,包括低價中標導致穩定達標運營的風險飆升;地方政府對環境服務費用支付意愿不足,缺乏契約精神;國家針對環保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取消或支持力度逐漸減弱;環境基礎設施項目中多數環保企業較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低成本貸款等,都成為環保企業呼吁予以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