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眾邁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生活污水處理方案
資料類型 | doc文件 | 資料大小 | 1827876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天津市眾邁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農村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遠程控制污水處理設備,小型污水處理設備 |
- 【資料簡介】
第1章 工程概況
根據業主提供的情況,確定本工程的設計水量為100噸每天。
針對該項目具體污水水質的特點,本方案擬采用常規的“AA/O生物接觸氧化+消毒”工藝,該處理工藝較為簡單,操作運行方便,日常費用低廉,出水穩定,主要設備為鋼結構,考慮到周邊環境和衛生問題,故該污水處理工程決定采用全埋地式結構,上部覆土,種植花木、草坪,進一步美化環境。
第二章 設計依據、設計原則及設計范圍
1、設計依據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 GBJ15-188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 給水排水標準規范實施手冊;
·室外排放設計規范(GBJ14-87);
·環境噪聲標準(GB5096-93);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 20922-2007);
·我公司所完成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2、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3、設計范圍
1)從污水處理格柵井開始到處理設備的排放口為止。
2)污水工程的工藝流程,工藝設備選型,工藝設備的結構布置,電氣控制等設計工作。
3)污水處理工程的鋼砼結構,設備的施工、安裝、調試等工作。
4)污水工程的動力配線,由業主將主電引止污水工程的配電控制箱,配電分配箱至各電器使用點將由我公司負責 。
5)不包括廢水的收集管網及廢水排出界區的外排水管網。
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及排放標準
1、污水來源
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自公共排水、辦公生活排水等綜合生活污水。該區污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合格水直接外排。
2、污水性質
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100m3/d
4、污水水質
由于沒有做水質檢驗報告,根據我公司對生活污水處理的經驗統計,以及同行業信息資料設計進水水質如下表:
項目
COD
BOD5
SS
PH
標準
≤300mg/L
≤200mg/L
≤150mg/L
6~9
5、排放標準
污水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_1996)二級標準排放
項目
COD
BOD5
SS
PH
標準
≤120mg/L
≤30mg/L
≤30mg/L
6~9
第四章 設計處理工藝
1、工藝選擇
本工程處理的污水為典型的生活污水,究其BOD/COD值在0.5以上,屬可生化性較好,因此擬采用AA/O生物接觸氧化+消毒工藝,該工藝操作簡單,運轉費用低,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能有效地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2、工藝流程 圖中綠色為一體化設備部分
見下圖:
3、工藝說明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化糞池,經格柵井去除顆粒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機物濃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O級生物池分為兩級,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出水經MBR膜過濾后至清水池消毒后回用或排放。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上一篇:純料加厚防雨布多少錢
下一篇:綠化聚乙烯蓋土網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