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舜創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推動環保智能化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533811 |
下載次數 | 39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山東舜創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環保污水處理價格,地埋污水處理設備價格,污水處理廠設備價格,景區污水處理設備,牙科污水處理設備 |
- 【資料簡介】
清廢行動2018”是生態環境部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項標志性工程。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生態環境部7月30日公布了“清廢行動2018”第六批11個部級掛牌督辦問題整改情況。生態環境部介紹,這批問題主要涉及除危險廢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固體廢物之外的其他廢物,還包括渣土、石料渣、其他物料等。
“清廢行動2018催生了我們整個危廢市場的蓬勃發展。”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近日主辦的第二屆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交流年會上,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重慶)中心主任、新中天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林輝榮表示,希望今后還要發揮指導監督作用,提高企業自管能力。“要規范、布點,還要助推好的、適合處理危險廢物的技術,發揮傳導作用,推進區域資源信息共享共用。”
環境保護工作中,國家工程技術中心是主要環保力量,突發事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時間到達現場。工程技術中心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環保領域挑起大梁。
危廢行業運營水平待提高
取得成績的同時,各領域的工程技術中心也遇到行業發展難題。“清廢行動在2018年也讓我們的市場產生了很大的需求。”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重慶)中心主任、新中天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林輝榮介紹,截至2016年,全國累計頒發危廢處置經營許可證2195份,核準規模6470噸/年,但實際經營規模僅為1629.3萬噸,“事實上行業整體運營水平還是比較低的”。
致力于危險廢物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的新中天目前重點做的是危廢體系建設與智慧危廢管理系統。林輝榮表示,“近幾年我們的處理規模都在300噸以上,并且系統可追溯、可監管”。
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副主任馬建立指出,危廢行業處于環保行業的末端,處理能力還比較弱。“一旦遇到特殊事件,危廢的處理能力很關鍵,這需要長期積蓄,才能保證應急事故的妥善處理。”
參與過濱海新區爆炸事故處理工作的危廢天津中心,在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方面經驗頗豐。馬建立提出,一方面要強化專業隊伍的建設,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專業庫存和危險廢物名錄的更新或修訂都要隨著工業廢物的產生和工藝的提升進行更新,速度一定要快,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新產生的危險廢物無法界定其危險性”。
“還要強化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對解決突發環境事件的重要作用,這是當地管理機構更關注、更能體現工程技術中心價值的事情。后,還要加強應急處置技術研究和儲備。”馬建立提議建立一個應急事故案例庫,結合全國近幾年發生的應急案例、處置方式進行分類和歸屬,“我們當然不希望再次出現惡性環境事件,但一旦出現,我們就能參照某類事件采取應急反應”。
探尋“協同創新”
承擔著環保行業規范、政策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等任務的工程技術中心,如何促進協同創新與成果轉化?各中心皆有共識,“圍繞一個領域下的幾家工程技術中心應該抱團發力,可以對一些共性的技術、管理、標準等問題共同交流、培訓,單打獨斗往往影響力不大。”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沈發表示。
對此,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傳軍表示贊同,“環保是綜合性學科,還需要加強各方面聯合,包括企業之間的多項聯合,工程技術中心才能發展得更好”。
同時,他還表示,污染防治攻堅戰既然是很嚴峻,那么就需要好技術,一個企業或行業沒有過硬的技術,就會站不住腳跟。“搞技術研發非常辛苦,要耐得住寂寞,同時還要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性。技術是我們環保污染防治的根本,也是各工程技術中心追求的方向。”
為使各領域的工程技術中心形成更強的凝聚力,汞污染防治工程技術(沈陽)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北京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揚建議應該成立工程技術中心聯盟,“我們把區域或者行業需求找出來,然后再組織各個工程技術中心看誰家能干什么。技術、人才、資本整合起來,技術才能落地,否則這個技術只是放在那兒,中看不中用”。
創面生態修復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趙英提醒,新技術在進行成果轉化時存在“非標準”風險——沒有適合新技術的標準,套用過去的標準,會影響成果轉化效率,這是今后應重視的問題。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