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禽流感抑制劑
流感病du"疫苗接種是當前人類預防流感的措施,然而,由于流感病du"血清型眾多,一旦流感病du"疫苗株和流行株的抗原性不匹配,就會導致疫苗失效,無法提供相應的保護;同時由于流感病du"變異的速度很快,疫苗的速度落后于病du"變異的速度,新的流行株出現后,其對應疫苗的制備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造成疫苗制備一直處于被動狀態,故無論傳統滅活疫苗,還是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都無法對所有類型的流感病du"提供交叉保護。
目前用于治療流感的化學藥物有兩大類:一是離子通道抑制劑,即以流感病du"的離子通道蛋白M2為靶標,通過干擾流感病du"M2 蛋白的離子通道活性而阻礙流感病du"的復制,該藥有較大的du"副作用,而且目前已經出現耐藥株。二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即以流感病du"的神經氨酸酶NA為靶標的抑制劑,通過抑制該酶的活性而有效地抑制病du"粒子在宿主細胞膜表面的釋放,從而抑制流感病du"感染新的宿主細胞的過程。目前在H5N禽流感病du"感染的患者體內也出現了對該藥的耐藥株。此外還有些人工合成的唾液酸寡聚糖類似物和抗A 型流感病du"的單味和復方中藥制劑,但都因種種原因難以在大范圍內推廣。
面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du"近年來跨越種間障礙進行傳播并造成新一輪世界大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人流感病du"常常發生流行的現狀,研究人員提出與已有抗流感病du"藥物作用機理*不同的一種新的藥物研制策略:該策略以流感病du"感染宿主細胞這一關鍵步驟為靶標,基于流感病du"的膜蛋白HA 在膜融合前后的構象變化特點,設計和合成了特異性的抑制劑,可以有效地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du"H5N亞型和人流感病du"HN亞型、H3N2亞型流感病du"對其敏感細胞-MDCK細胞的感染,能對致死劑量的禽流感病du"攻擊小鼠進行00%的保護。這可能成為繼NA、M2之外的抗流感藥物的第三個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