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合金催化工作被《自然中國》評為研究亮點
日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研究組的Au—Cu合金催化劑研究工作在Chem. Commun.(劉曉艷,王愛琴,張濤等,2008,387—389)發表后,被《自然中國》(NATURE CHINA)評為研究亮點(Research Highlights) 。該研究工作利用有序介孔氧化硅的孔道限制作用和孔壁易于功能化的特點,采用兩步法合成了高度分散于SAB—5孔道內、尺寸均一(~3nm)、熱穩定性高的Au—Cu合金納米粒子。Au—Cu合金催化劑在低溫CO氧化以及富氫條件下CO選擇氧化反應中表現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金銅之間的協同效應。
納米催化劑是近年來多相催化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實際上大多數負載催化劑的活性組分都是納米粒子。張濤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航天推進劑用催化劑的研究,而調變和控制活性組分的組成和尺寸是獲得催化劑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325620)和面上基金(206736,2077322,2077324)的資助下,該團隊zui近在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利用有序介孔炭載體的孔道限制作用,合成出高熱穩定性和高催化活性的納米銥催化劑 (Chem. Mater. 2008,20,88—888)和納米碳化鉬催化劑(Chem. Commun.,2008,2565—2567),利用有序介孔氧化硅的孔道限制作用合成出高熱穩定性和高催化活性的雙金屬Au—Ag和Au—Cu(Chem. Commun. 2008,387—389) 納米催化劑。這些對于新合成方法的探索和對于催化機理的深入理解,將對發展新一代廉價的肼分解和其他無毒推進劑分解催化劑提供有益的指導。
納米合金催化工作被《自然中國》評為研究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