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郵編:310012
聯系人:采購部
留言:在線留言
商鋪:http://www.kindlingtouch.com/st84921/
新發現氨氧化古菌在酸性土壤硝化作用中起主導作用
點擊次數:434 發布時間:2012-7-9
酸性土壤是pH7的土值小于壤總稱。包括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和燥紅土等土類。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著各種紅色或黃色土壤的酸性土壤。當地氣溫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這種高溫多雨、濕熱同季的特點,使土壤的風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強烈,生物物質的循環十分迅速。鹽基高度不飽和,pH一般在4.5-6。同時鐵鋁氧化物有明顯積聚,土壤酸瘦。可通過正確施肥,注意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可施用石灰,調節pH來減少某些重金屬元素危害。東南丘陵地區的酸性紅壤適宜種植茶樹等堿性作物。
酸性土壤(pH<5.5)在我國分布面積廣泛,是我國熱帶亞熱帶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一直以來,氨氧化細菌(AOB)被認為是土壤硝化作用的主要驅動者,但在多數酸性土壤中檢測不到AOB,或發現AOB的存在與硝化作用無關,酸性土壤硝化作用的機理一直不夠清楚。
所謂的酸性土壤是指缺乏堿金屬、堿土金屬而大量吸附H+的pH<7的土壤,其酸性來源有:
(1)雨水中的碳酸
(2)微生物和植物根部代謝產物
(3)有機物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
(4)硫化亞鐵氧化生成的硫酸
(5)化肥分解
一旦形成酸性環境,吸附在粘土和腐植質上的堿性金屬離子和H+替換而引起土壤中這些金屬離子的缺乏,因此土壤呈酸性。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賀紀正研究員課題組于2007年在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上報道了酸性土壤中存在大量氨氧化古菌(AOA),且AOA的數量與土壤硝化潛勢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該成果在上引起關注,被SCI期刊廣泛引用。zui近,他們利用穩定性同位素探針技術(SIP),結合經典的分子生態學手段,對我國強酸性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機理開展了深入研究。
根據氨氧化微生物氧化氨時進行化能自養生長固定CO2為碳源的牲征,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微宇宙培養條件下,分別用13C-CO2和12C-CO2對酸性土壤進行標記培養,通過密度梯度超速離心,將結合了13C和12C的微生物DNA加以分離,并對這些DNA進行分子生物學分析,發現屬于奇古菌門(Thaumarchaeota)中的氨氧化古菌(AOA)能固定13CO2,且其豐度變化與活躍的氨氧化速率呈顯著正相關。在代表微生物多樣性組成的DGGE指紋圖譜上,兩個AOA類群在培養后顯著增加,而相應的氨氧化細菌則變化不明顯,表明AOA是該酸性土壤硝化作用的主要貢獻者。
這一發現為AOA在酸性土壤硝化作用中發揮主導作用提供了直觀證據,為重新認識酸性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機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上海泛柯此文章信息來源來自生物谷,上海泛柯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elisa試劑盒,標準品,elisa試劑盒價格,培養基,elisa試劑盒原理,化學試劑,細胞,elisa檢測試劑盒,對照品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定向的經銷商,醫科大學,醫院等實驗室,提供科研產品,質量保證,信譽良好,得到廣大客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