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組蛋白質的誘導表達
1. 挑取轉化有質粒的單菌落, 接種于3ml 選擇性 LB 液體培養基中,37℃,250rpm/min振搖培養過夜。
2. 次日將培養過夜的菌液 500 μl 再接種于 10 ml(1: 20)選擇性LB 液體培養基中,37 ℃,250 rpm/min振搖培養至光密度(OD600=0.6)時,取 1 ml 樣本作 為誘導前標本,10000g 離心 1 min 收集菌體沉淀,-20 ℃ 凍存備用。
3. 加入 1 mol/L IPTG于菌液中,使 IPTG 終濃度為 1 mM,37℃ ,250 rpm/min振搖培養 4~5 小時。取 1 ml 樣本作為誘導后標本,同上法收集菌體沉淀, -20 ℃ 凍存備用。
4. 將誘導前后菌體沉淀用 20 ~ 40 μl PBS(pH= 8.0) 重懸,加入等體積的2×SDS上樣緩沖液,煮沸加熱5 min,SDS 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電泳分離, 考馬斯亮藍染色 3 小時后,脫色觀察結果。
5. 選取誘導成功的細菌克隆,擴大誘導規模,收集菌體沉淀,于-20 ℃ 保存, 準備做下一步分析及純化。
二、重組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重組蛋白質的可溶性鑒定
1. 將按上法誘導培養后收集的菌體重懸于裂解液 1 (Lysisbuffer under native conditions) 中,然后在-80℃低溫冰箱中放置 10 min。
2. 冰中解凍。
3. 在冰浴上用超聲破碎儀破菌 6 次,每次10 sec,間歇10 sec,電壓200-300 V 。
4. 10000g,4℃ ,離心20 min,取上清(為溶液A ) ,-20 ℃ 保存;另將沉淀用同樣裂解液 1 溶解(為溶液 B ) ,同樣-20℃ 保存,供后繼分析使用。
5. 將上述 A 、B 溶液和誘導前后的細菌進行 SDS-PAGE電泳, 考馬斯亮藍染色, 比較分析重組蛋白質的溶解性。如果誘導表達的蛋白質位于A 溶液中,則為 可溶性蛋白;如果是在 B 溶液中,則為非可溶蛋白。
重組蛋白質為非可溶性蛋白(變性條件下)的分離純化
1. 將菌體沉淀溶于適量裂解液 2 (Lysisbuffer under denaturing conditions)中,室溫下攪拌和吹打沉淀,避免泡沫生成。
2. 10000g,4℃,離心 30 min,收集上清液。
3. 將 Ni-NTAAgarose充填柱子,并連接于 Pharmarcia低壓液相層析系統,用 5倍柱體積的裂解液 2 平衡 Ni-NTAAgarose,調節 A 280 值至零線。
4. 將適量上清液上樣到 Ni-NTAAgarose 柱子中,并用 lysisbuffer 沖洗至 A 280值低于 0.01。
5. 分別用 5~10 倍柱體積的清洗液 1 和清洗液 2(Washbuffer 1 and2)清洗柱子,直至 A 280 值低于 0.01。
6. 用洗脫液(Elutionbuffer)洗脫重組蛋白質,在 A 280 值監測下,收集出現峰 線后含有重組蛋白的所有洗脫液。
三、重組蛋白質的復性、凍干和定量
純化后的蛋白用梯度降低的尿素溶液緩慢透析,zui終用0.01×PBS 透析,透 析后的蛋白質溶液經凍干成粉狀。以牛血清白蛋白 (BSA)為標準,采用 BIO-RAD 公司蛋白質定量試劑(proteinassay)比色測定蛋白質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