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在紙層析中,通常支持相是含水的,移動相是有機溶劑.但是脂肪酸(fattyacid)等化合物宜用有機溶劑為支持相和以含水溶劑為移動相,這樣能更好地進行分配,也就是所謂“反相紙層析法”。由于不同的脂肪酸在兩相中分配系數不同,所以在層析濾紙上移動速率就有差異,這樣就使混合脂肪酸各組分被分開。然后用醋酸銅處理,將脂肪酸轉化為相應的銅鹽,再用紅氨酸顯色,即可得到藍灰色點狀層析圖譜。
二、材料、儀器設備及試劑
材料:油菜籽。
(二)儀器設備:1. 層析紙;2. 層析缸;3. 層析架;4. 顯色盤;5. 烘箱或電吹風;6.微量進樣器。
(三).試劑。
三、實驗步驟
(一)樣品制備切樣:將一粒干燥的油菜種子,用刀片沿著與臍平行的方向切下外子葉一部分(注意不要損傷胚),裝入小指管中(或用有穴白瓷板代替),也可采用整粒種子。酯化:向盛有樣品的小試管中加入0.1ml(2滴)KOH-CH3OH溶液,并將樣品用玻棒研碎,然后放置6~8h。加入0.15ml(2~3滴)1mol/L HCl及0.1ml(2滴)石油醚。
(二)點樣在層析紙一邊用鉛筆輕輕劃一直線,每隔1.5cm用鉛筆輕輕點一記號,編號。將層析紙放入石臘油溶液中浸泡,取出涼干(使編號向上)。在層析紙各編號處,用針刺一小孔,然后用毛細管取樣品上清液0.01ml,按編號順滴入孔洞處(每次取樣后,用石油醚洗微量進樣器的針頭)。
(三)展開溶劑系統與條件將點好樣的層析紙固定在層析架上(使編號朝下),放入盛有醋酸溶液的層析缸中,醋酸溶液的多少以能浸泡層析紙但液面低于點樣處為宜。至展層劑上升到距濾紙頂端1cm處為止,取出層析紙,涼干。
(四)顯色:將層析紙浸入醋酸銅溶液中,使生成脂肪酸銅鹽.用清水稍許沖洗,再放入潔凈的瓷盤中,用流水漂洗0.5h左右。將層析紙小心取出,用干毛巾或濾紙吸干大部分水分后,置于40℃烘箱中干燥。將層析紙在紅氨酸溶液中一帶而過,與脂肪酸銅鹽作用立即顯出藍灰色的斑點。
四. 結果分析
繪出反相紙層析色譜上五種不飽和脂肪酸的位置的示意圖。
[附注]:油菜籽中不飽和脂肪酸在反相紙層析圖譜中的順序由下而上為:芥酸、花生烯酸、油酸、、亞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