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公司動態
二次供水監測開啟“互聯網+” 時代
點擊次數:398 發布時間:2015-12-25
水質監測設備進口替代空間大
2015 新環保法新增加了環境污染公共監測預警機制,對環境監測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二次供水陷入“zui后一公里”水質監控困局。此次發布系統的前端無線傳感監測系統外置水箱采樣,無采集污染,自動實時監測包括濁度、余氯、ph、溶解氧等主要自來水水質指標,采用的自主研發的光學探頭可使用8至10年左右。“在成本方面我們比國外公司大約節約了三分之一。”能訊環保董事長蔣洪明說。
長期以來,我國環境水質監測儀器主要依賴進口,國產水設備*不足10%,進口替代空間大。
前期投入后續收取服務費
這次中科院能訊聯合實驗室選擇二次供水作為突破口,解決了二次飲用水在線監測系統的一些飲用水安全問題,還有報警功能。公司正在將水質監測做成app或者服務,屆時人們打開手機就能了解所在小區的實時水質,就像現在了解天氣和空氣質量。
管理平臺還可實現數據匯聚和共享。負責人金慶輝博士說,“目前有很多家庭安裝了凈水器,有了在線水質監測和大數據分析,就可以知道某個地區甚至某個小區水質到底如何,是否需要凈化,重點從哪方面進行凈化,凈水器廠家甚至保健品廠商也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開發出更有針對性的產品。”
該系統已受到資本市場青睞。據透露,目前有五家投資機構進入了能訊環保公司,洽談b輪融資。能訊環保也在積極籌備掛牌,可能先登錄新三板,隨后爭取轉到新興戰略板上市。蔣洪明表示,將努力在未來五年內建立地方性水污染數據庫以及地方水污染應急響應機制,覆蓋包括飲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在內的立體水質在線監測網絡,成為中國zui大的第三方環境監測服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