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使用
發泡機,但不是的發泡機型,而是采用砂漿攪拌機。即將發泡劑直接加入砂漿攪拌機或混凝土攪拌機,讓發泡劑和砂漿或混凝土一起攪拌生成泡沫。20世紀70年代前后,開始出現的發泡劑,即高速葉輪發泡機。以后又不斷技術升級和換代,如今已發展為以高壓充氣為主體的第三代機型,基本可滿足泡沫混凝土的需要。
發泡機的牌號和機型很多,但從發泡原理來劃分,目前廣泛應用的只有高速葉輪型、
高壓空氣型、鼓風中低壓型等三類。同一類型的不同點,只是其附屬設備與自動化控制方面的差異,發泡部分的結構大體相同。
發泡機的具體生產工藝:
1、上料、混合:通過上料系統將定量的水泥、發泡劑、穩泡增強劑加入攪拌機,干混30秒鐘;
2、攪拌:將定量的溫水加入攪拌機,濕攪拌2分鐘;將定量的發泡劑加入攪拌機攪拌8-15秒鐘;
3、注模、發泡:隨即將漿料注入模具內發泡,發泡過程約3-5分鐘;
4、初期養護:注模完成后靜置若干小時進行初期養護;
5、脫模:待發泡水泥保溫板完成初凝,具備初期強度時即可脫模;
6、切割:具備一定強度的發泡水泥保溫板毛坯脫模后即可進行切割,切割規格根據需要調整切割刀片進行;
7、成品養護:發泡水泥保溫板養護齡期應不低于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