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冷卻處理系統常見問題
閱讀:1213發布時間:2013-6-13
hbzhan內容導讀:循環水冷卻處理系統是對工業部門中循環利用的冷卻水進行降溫和水質處理的系統。
一設備結垢的解決方法
1硬垢形成原因:冷卻水中富含碳酸氫鈣等不穩定鹽類,在換熱管壁受熱分解,即轉變為碳酸鈣等致密硬垢,規則沉積在換熱管壁、冷卻塔填料及系統管網等處。
2硬垢控制:換熱器管壁硬垢沉積,是循環冷卻水系統設備面臨的zui大問題之一,它直接對生產負荷造成影響;向循環水中投加少量的,適應系統水質的阻垢分散劑,即能使
硬垢沉積問題得到解決。水處理劑服務商,根據系統補充水質及生產裝置工藝特點,通過實驗室模擬系統試驗,篩選出阻垢緩蝕劑配方,并提供及時專業的技術服務,能使硬垢沉積問題得到很好解決。如歐美克研發的wb-711/wb-712/wb-713等系列阻垢緩蝕劑,具有優異的阻垢分散性能,循環水中ca2+含量在2000mg/l(以caco3計)左右穩定而不發生沉積。
二滋生生物粘泥軟垢的解決方法
1粘泥軟垢形成原因:產粘液微生物代謝、懸浮物、一定的水流速度、換熱管壁粗糙度,四個條件形成粘泥軟垢。后面兩個條件是系統客觀存在,解決辦法只能從微生物和懸浮物著手解決。
2微生物控制:篩選適合的殺菌滅藻劑,投入適當的水處理殺菌費用,使循環水中微生物含量控制規定范圍內,將微生物代謝粘液保持允許范圍,防止粘泥軟垢的形成。如歐美克研發的復合型殺菌滅藻劑wb-115(氧化性)/wb-104(非氧化性),殺菌率達99%以上。
3懸浮物控制:增設旁流過濾系統(系統濃縮倍率高/懸浮物高時輔助使用),濾除循環水中懸浮物,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避免懸浮物與微生物黏液相互作用,在系統內累積而沉積換熱管內,形成軟垢,阻止傳熱,同時形成電化學腐蝕。
三設備腐蝕的解決方法
1腐蝕形成原因:腐蝕是指通過化學或電化學反應使金屬被消耗破壞的現象。冷卻水中的溶解氧與設備接觸形成腐蝕電池,發生如下反應,促使金屬不斷溶解而被腐蝕。
在陽極區fe=fe2++2e
在陰極區?o2+h2o+2e=2oh-
在水中fe2++2oh-=fe(oh)2fe(oh)2+o2=fe(oh)3
2腐蝕控制:向循環水中投加較低量,適應系統水質的復合緩蝕劑,即能使設備腐蝕控制在標準規定范圍。對于碳鋼不銹鋼系統,優選阻垢緩蝕劑配方時,即已復配入配方中,能解決設備腐蝕問題,如果系統中有銅設備,則應另添加銅緩蝕劑,如歐美克wb-301系列。
四.投入與產出
由于循環冷卻水系統在日常運行中,換熱設備會產生結垢、腐蝕和滋生生物粘泥,因此冷卻水系統須進行水質穩定處理,以解決上述問題,保證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高負荷運行。相應投入的水處理藥劑費用是因為自身生產穩定需要。它與工廠污水處理藥劑費用投入不同,污水處理是為人類生產環境保護需要。
冷卻水系統進行水質穩定處理的經濟效益,計算方法主要從穩定生產負荷、減少停車處理次數、節約用水、保證設備使用壽命等方面進行評估。
1穩定生產負荷:換熱器結垢剛開始是緩慢逐步沉積的,只要沉積薄薄的一層垢后,沉積速度即越來越快,使傳熱速率迅速下降,對生產負荷構成明顯影響(熱電廠冷凝器zui明顯),我們按結垢使負荷隱形平均下降2%計算,如果進行科學水質穩定處理,則負荷穩定,即視為產出2%。
2減少停車處理次數:生產裝置大修周期一般為一年半、兩年、甚至兩年以上,大檢修期同時對冷卻水系統進行檢修、清洗處理。而未進行水質穩定處理,設備產生結垢、腐蝕和滋生生物粘泥周期大大縮短,半年甚至三個月就要處理一次。停車造成停車損失,清洗需要藥劑,也需要時間,同時花費大量人力,造成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