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裝行業,包裝材料的性能直接關乎產品的保護與運輸安全。耐寒耐濕熱折彎測試對于評估包裝材料的綜合性能十分關鍵,借助試驗箱可精準模擬環境,科學地完成測試。
測試前,準備工作至關重要。首先是樣品的選取,依據包裝材料的種類、預期使用場景,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樣本,裁剪成適宜尺寸,一般長 10 - 15 厘米、寬 2 - 3 厘米的條狀較為合適。接著,對試驗箱和折彎設備進行調試。仔細檢查耐寒耐濕熱折彎試驗箱的溫度、濕度控制系統,設定好耐寒測試溫度,如 - 20℃;耐濕熱測試設置為溫度 40℃、濕度 90% RH。同時,校準折彎設備,保證其折彎角度和力度能夠精確調控。

測試過程分為多個環節。耐寒測試時,將樣品置于已降溫至設定溫度的試驗箱內,靜置 2 - 4 小時,讓樣品充分適應低溫環境,隨后迅速取出進行折彎操作,記錄下折彎次數以及樣品出現裂紋、斷裂等損壞狀況。耐濕熱測試則是把樣品放入設定好溫濕度的試驗箱,保持 48 - 72 小時,取出后在常溫下放置 30 分鐘,待表面水分蒸發,再進行折彎測試并記錄數據。此外,還可以進行耐寒 - 耐濕熱的循環測試,多次交替處理后再進行折彎測試,觀察樣品在復雜環境下的性能變化。
測試完成后,進入結果分析階段。要詳細記錄每次測試中樣品的損壞細節,如折彎次數、裂紋長度、斷裂位置等數據。根據這些數據,綜合評估包裝材料的耐寒、耐濕熱和折彎性能。若低溫下樣品折彎次數少就斷裂,表明耐寒性欠佳;濕熱環境后強度明顯下降,則說明耐濕熱性能不足。最后,將測試結果與同類優質包裝材料或行業標準對比,明確差距,為包裝材料的改良和選用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