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制冷循環
耐寒耐濕熱折彎試驗箱的制冷環節通常依賴于壓縮機的工作。壓縮機作為整個制冷系統的核心部件,它吸入來自蒸發器的低溫低壓制冷劑氣體,然后通過電機驅動對其進行壓縮,使其轉變為高溫高壓的氣體。這一過程遵循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在壓縮過程中,制冷劑的壓強(P)增大、體積(V)減小,溫度(T)隨之升高。之后,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被排入冷凝器。
冷凝器散熱
在冷凝器中,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與外界環境進行熱交換。制冷劑氣體將熱量傳遞給冷凝器周圍的空氣或者冷卻介質,自身逐漸冷卻凝結為高壓液體。這個過程利用了熱傳遞原理,熱量從高溫物體(制冷劑氣體)向低溫物體(外界環境)傳遞,使得制冷劑狀態發生改變,完成從氣態到液態的轉變,為后續的節流降壓做準備。
節流裝置降壓
經過冷凝器后的高壓液態制冷劑,會流經節流裝置,如毛細管或膨脹閥等。節流裝置的作用是對制冷劑進行節流降壓,使其壓力和溫度急劇下降,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態制冷劑。這是基于流體在通過狹窄通道時,由于流速變化和壓力損失而產生的節流效應,從而讓制冷劑能以合適的狀態進入蒸發器。
蒸發器吸熱制冷
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態制冷劑進入蒸發器后,在蒸發器內發生汽化現象。蒸發器內的制冷劑與試驗箱內的空氣進行熱交換,吸收空氣的熱量,使得試驗箱內的溫度降低。根據汽化吸熱的原理,制冷劑由液態轉變為氣態,而試驗箱內的空氣溫度隨之下降,達到制冷的效果。此后,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入,開始新的制冷循環。
當需要升高試驗箱內的溫度時,加熱系統開始發揮作用。加熱系統一般采用電加熱絲或者加熱管等加熱元件,這些元件通過電流通過時產生的焦耳熱(Q = I²Rt,其中 Q 表示熱量,I 為電流,R 為電阻,t 為時間)來產生熱量。當加熱元件被接通電源后,電流在其內部流動,電阻絲或加熱管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電阻,會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并散發出來,周圍的空氣吸收這些熱量后溫度升高,然后通過熱空氣的對流以及熱輻射等方式,將熱量均勻地傳遞到試驗箱內的各個角落,從而實現對箱內溫度的提升,使試驗箱內達到設定的高溫環境條件。
為了精準地控制試驗箱內的溫度,使其穩定在設定值附近,試驗箱配備了先進的溫度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由溫度傳感器、控制器和執行器(如壓縮機、加熱元件等)組成。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箱內的實際溫度,并將溫度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反饋給控制器。控制器依據設定的溫度值與實際反饋的溫度值進行對比分析,運用 PID(比例 - 積分 - 微分)控制算法或者其他智能控制算法,計算出需要調節的控制量,然后向壓縮機或加熱元件等執行器發出相應的指令,決定是啟動制冷、加熱還是維持當前狀態,以此來精確調節和穩定箱內的溫度,確保溫度波動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滿足試驗要求。
蒸汽加濕
一種常見的加濕方式是蒸汽加濕,其原理是通過電加熱水產生水蒸氣,然后將水蒸氣引入試驗箱內,增加箱內空氣的濕度。水在加熱到沸點(100℃,在標準大氣壓下)后會發生汽化現象,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被輸送到試驗箱后,與箱內的空氣充分混合,使得空氣的含濕量增加,從而達到提高濕度的目的。為了更精準地控制加濕量,通常會配備流量調節閥等裝置,根據濕度傳感器反饋的濕度信號來調節水蒸氣的流量,實現對加濕程度的精確控制。
超聲波加濕
超聲波加濕也是部分試驗箱采用的加濕方法。它利用了超聲波換能器的高頻振動,將水分子打散形成微小的水霧顆粒。具體來說,超聲波換能器在高頻電信號的驅動下產生高頻機械振動,這種振動作用在水箱中的水面上,使水分子在振動的作用下克服表面張力而形成微小的水霧。這些水霧在風機的作用下被吹入試驗箱內,與空氣混合,進而提高空氣的濕度。同樣,也會通過濕度傳感器與控制系統的配合,根據實際濕度情況來調節超聲波換能器的工作頻率或工作時長等參數,準確控制加濕量。
(二)除濕原理
冷卻除濕
冷卻除濕是基于空氣遇冷時水蒸氣會凝結成液態水的原理。在試驗箱的制冷循環過程中,當空氣經過蒸發器時,由于蒸發器表面溫度很低,空氣溫度隨之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露點溫度后會凝結成小水滴,附著在蒸發器表面,然后通過排水裝置將這些凝結水排出試驗箱外,這樣就降低了空氣的含濕量,實現了除濕的效果。這種除濕方式與制冷系統緊密結合,在制冷降溫的同時也能起到除濕的作用,尤其適用于需要同時降低溫度和濕度的環境模擬情況。
轉輪除濕
轉輪除濕的核心部件是轉輪除濕器,其內部的除濕轉輪通常由吸濕材料制成,比如硅膠等。空氣通過轉輪時,轉輪上的吸濕材料會吸附空氣中的水蒸氣,使空氣變得干燥。隨著轉輪的不斷旋轉,吸附了水蒸氣的部分會移動到再生區,在這里通過加熱等方式去除吸濕材料上吸附的水分,使其恢復吸濕能力,從而可以循環進行除濕工作。轉輪除濕可以在相對較高的溫度環境下有效地去除空氣中的水分,且除濕效果較為穩定,對于一些對濕度要求嚴格的試驗環境有著很好的適用性。
如同溫度控制一樣,濕度的精準控制也離不開完善的控制系統。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箱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并將濕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設定的濕度值和實際監測到的濕度值進行差值計算,再通過相應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自適應控制等,向加濕裝置(蒸汽發生器、超聲波加濕器等)或除濕裝置(制冷系統中的蒸發器、轉輪除濕器等)發出控制指令,調節加濕或除濕的強度,使得箱內的濕度能夠穩定維持在設定的范圍內,滿足不同耐寒耐濕熱折彎試驗對濕度條件的要求。
綜上所述,耐寒耐濕熱折彎試驗箱通過制冷、加熱、加濕、除濕等多個系統以及與之配套的先進控制系統,協同作用來實現對溫濕度的精確調節,從而為各類產品的環境適應性測試提供可靠且穩定的模擬環境,有力地保障了產品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