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概況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起于安徽淮南變電站,經盱眙、泰州和東吳變電站,止于上海練塘變電站,跨越淮河和長江,線路全長759.4km,其中723.8km同塔雙回路架設,35.6km同塔四回路架設,雙線設計輸送容量為11000MVA。特高壓淮南站是世界上首條1000kV交流同塔雙回路架設的特高壓工程起點站,作為皖電東送“淮滬”特高壓工程的“橋頭堡”,此次工程投運后將有效提升安徽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為電網迎接迎峰度冬奠定堅實基礎。
背 景
華東地區經濟發達,用電量需求大,預計到“十三五”末,華東地區區外來電總容量將高達1.1億千瓦,其中僅江蘇就將達到近5000萬千瓦。建設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形成華東特高壓受端環網,不僅能提高華東地區消納區外來電的能力,滿足華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要,還能實現資源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對于優化能源布局,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應,加快電網升級,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需求
變電站環境條件直接影響變電站的選擇和布置,特別是特殊環境條件下環境監測和設備保護尤為重要,通過國網安徽檢修公司1000kV特高壓淮南站消防水系統防寒防凍專項整治服務,滿足變電站消防設備設施使用要求,提高變電站運維管理水平。需要在淮南站消防控制室內設布置變電站消防水系統監控平臺,實時監控變電站內消防水系統的液位、管道壓力、閥門狀態,以及環境溫濕度等信息。
系統方案概述
本項目內容主要建設在淮南站水泵房、泡沫小室新增溫濕度監測裝置;消防水池增加液位監測裝置,整合原有液位監測裝置并上傳至消防水系統監控后臺;增加消防泵、穩壓泵的狀態監測裝置;為淮南站消防水系統提供整體設備的環境監測,對于設備做到實時監測,及時做好消防水系統的整體防寒防凍措施落實。
系統建設內容:
消防水系統監控后臺基層數據采集傳感器安裝及調試
在電網環境監測物聯網應用中,選擇性能穩定的傳感器是監測環節重要的根基,本項目選用了昆侖海岸的空氣溫濕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在淮南站水泵房、主變泡沫小室、高抗泡沫小室、湯莊站及孔店站泡沫小室新增溫濕度監測裝置;消防水池增加3套液位監測裝置,整合原有液位監測裝置并上傳至消防水系統監控后臺;增加消防泵、穩壓泵的狀態監測裝置;增加管道排水監測裝置。
現場圖片
應用效果
通過溫濕度、液位、壓力監測對系統整體進行升級改造,構建全程智能化的高效監測控制管理體系,實現科學指導生態輪作,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做好冬季的防寒防凍措施準備,確保安徽超特高壓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有序供應,全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電需求。滿足了變電站消防設備設施使用要求,提高了變電站運維管理水平。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