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DNA拓撲異構酶
點擊次數:479 發布時間:2013-8-20
DNA拓撲異構酶的概念
DNA拓撲異構酶為催化DNA拓撲學異構體相互轉變的酶之總稱,催化DNA鏈斷開和結合的偶聯反應。
DNA拓樸異構酶的分類
按照拓撲異構酶將閉環狀雙鏈DNA異構體化的方式,拓撲異構酶可分為兩種方式:
DNA拓撲異構酶
Ⅰ型拓撲異構酶(top-oisomeraseⅠ):切斷一個鏈而改變DNA的拓撲結構的異構化方式,屬于此類的有如大腸桿菌的ω蛋白(ω-protein,由分子量11萬的單個多肽鏈所成)及各種真核細胞中存在的切斷-結合酶(nicking-closing enzyme,分子量約6萬5千—7萬的及分子量約10萬的)。Ⅰ型拓撲異構酶不需要ATP的能量而催化異構體化,作為反應的中間產物,在原核生物來說是游離型的5′-OH末端扣3′-磷酸末端與酶形成共價鍵,而真核生物是3′-OH末端5′-磷酸末端與酶形成共價鍵。此酯鍵中所貯存的能量,可能在切斷端的再結合上起著作用。Ⅰ型拓撲異構化酶催化的反應有下列各種:使超螺旋DNA在每一切斷—結合反應中,使L數(參見DNA拓撲學異構體)發生一種變化,即松弛(relaxation)(圖1)。將互補的單鏈環狀DNA轉變成具有螺旋結構的雙鏈環狀DNA(圖 2),使單鏈DNA打結(topological knot)或解結(圖3)。另外在二個環狀雙鏈DNA一個分子的一個鏈切斷時,形成鏈環狀二聚體的分子(ca-tenane)。真核細胞的拓撲異構酶Ⅰ,參與核小體的形成,細菌的ω蛋白參與轉錄和某種轉位子的插入。
Ⅱ型拓撲異構酶(top-oisomeraseⅡ):通過切斷DNA的兩條鏈來進行拓撲異構化。Ⅱ型拓撲異構酶,有存在于細菌中的DNA促旋酶、噬菌體T4的拓撲異構酶Ⅱ以及真核細胞中依賴ATP的拓撲異構酶Ⅱ等。在Ⅱ型拓撲異構酶中,DNA促旋酶可單獨催化閉環狀DNA產生超螺旋,這是*的。其它二個型的酶,除可使超螺旋松弛也需要ATP的能量外,還可催化促旋酶的催化反應。促旋酶和T4拓撲異構酶Ⅱ參與DNA的復制和轉錄過程。
另外,噬菌體λ的irt基因產物和噬菌體φX174的基因A的產物等也具有切斷—結合酶的活性,可認為是拓撲異構酶之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