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上,采用高密度,高彈性鋼絲刷,除冰效果好,路面上的薄冰和薄雪都可以去除,除雪速度快,不對稱的雪鏟用于去除厚度積雪。除了冰滾動輥之外,還增加了滾動沖擊滾輪,對除冰很有作用,并且不會損壞路面。同時,通過在操作設備時能夠直接在駕駛室內完成工作,除雪設備的駕駛員可以實現更舒適方便的操作效果。
在很早以前,我國的除雪設備主要依靠進口國外設備,隨著近幾年國內制造技術發展,國內不少企業已開始研發除雪設備,由于國內各生產廠家研制除雪車歷史均不過七八年,同時國內各廠家普遍缺乏設計、工藝等技術人員,致使國內除雪車無論在性能技術參數、制造工藝還是在可靠性方面跟國外同類產品還有一定差距。這里我們針對推雪板和掃雪刷這兩種進行分析。
1、對推雪板結構研究不深入
除雪車設計人員在除雪車高配置設計時主要采用進口推雪板,低配置時主要采用國內制造的推雪板。推雪板看似簡單,實際上能把推雪板做好非常不易。國外推雪板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曲面設計,能夠實現快速把積雪推到一側的同時推雪板不粘雪。國外推雪板主要采用計算機仿真設計、實際除雪試驗、再改進設計再試驗等大量重復工作完成設計定型的。
推雪板鏟刃材質不過關,耐磨性和低溫時脆性差。鏟刃要求有一定的韌性,同時推雪板在除雪作業時還應具有快速避開道面井蓋等功能,且不得在路面上遺留任何雜物,否則將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2、對掃雪滾刷結構、材質僅有初步研究
前置的掃雪滾刷一般安裝在車輛前部,在高速行駛除雪作業時掃雪滾刷通常會上下顛簸,并且顛簸的幅度有時會較大甚至會產生共振,故應采取合適的結構來控制。由于掃雪滾刷結構承受復雜的振動工況,有可能導致結構件疲勞失效,因此企業應研究掃雪滾刷前端的振動并進行模態分析,同時在除雪車定型試驗時應進行振動試驗和頻譜分析。
刷毛材質一般為尼龍絲或在尼龍絲束中按一定比例和間距摻雜細鋼絲。盡管刷毛材質種類不多,但研制國產更加耐磨、不損傷道面、且不掉毛和其它雜物的刷毛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同時企業設計掃雪滾刷結構時應考慮能方便快速地更換刷毛。
因此,部分國內除雪環境還是采用國外的除雪設備,國外好的制造商均具有多年研制除雪設備的技術和經驗,對除雪設備的研究比較深入,產品質量及均較高,這一點是值得國內除雪設備廠家借鑒的。不過,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除雪設備制造行業也將步入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