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重點防范的氣體安全隱患場景
1.密閉空間作業
典型場景
設備類:儲罐、反應塔、管道、槽車等。
地下空間:隧道、地窖、化糞池、污水井等。
地上空間:糧倉、發酵池、垃圾站等。
主要風險
中毒:硫化氫(H?S)、一氧化碳(CO)等積聚。
缺氧:氧氣濃度<19.5%(正常為20.9%)。
燃爆:甲烷(CH?)、氫氣(H?)等達到爆炸極限(LEL)。
防控措施
強制通風:作業前持續通風,避免氣體聚集。
實時監測:進入前及作業中需使用便攜式四合一氣體檢測儀(檢測O?、H?S、CO、LEL)。
防護裝備:配備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安全繩等。
2. 化工設備重啟與管線檢維修
風險點
管道法蘭、閥門密封失效導致泄漏。
殘留化學品反應釋放有毒/可燃氣體(如苯、氨氣)。
防控措施
泄漏檢測:使用固定式/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全面掃描。
盲板隔離:檢修前切斷物料并泄壓。
防靜電措施:避免火花引發燃爆。
3. 倉儲與物流環節
風險點
危險化學品倉庫通風不良導致揮發氣體積聚。
運輸槽車卸料時連接管泄漏。
防控措施
通風系統檢查:確保倉庫防爆風機正常運行。
裝卸監控:設置可燃氣體報警器并全程監護。
二、復工復產安全關鍵行動
人員狀態調整
開展“收心”安全培訓,重點強化新員工和調崗人員教育。
嚴禁疲勞作業、違規操作,落實“一班三檢”制度。
設備設施檢查
氣體檢測儀校準:復工前對所有儀器進行零點/跨度校準。
安全聯鎖測試:確認緊急切斷閥、報警系統功能正常。
作業流程規范
密閉空間作業嚴格執行“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原則。
動火作業需辦理許可證,檢測可燃氣體濃度<10%LEL方可進行。
應急準備
更新應急預案,組織泄漏、中毒等專項演練。
配備應急物資(如防毒面具、滅火器)并確保可用。
總結
復工復產階段的安全管理核心在于 “人、機、環、管”四要素聯動:
人:強化意識,杜絕違章;
機:確保設備本質安全;
環:全面識別氣體風險點;
管:落實審批、監護、應急制度。
企業需結合自身風險特點制定檢查清單,通過“全員參與+技術防控”筑牢安全防線。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