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自動加藥設備 機臺泡制濃度均勻適
垃圾焚燒廠連軸轉“吃不消” 轉運站清掃車“卸貨難”
昨天上午,陸續有市民向本報8886886新聞反映,市區乘涼橋等多個垃圾轉運站前,等候倒垃圾的清掃車排起長隊,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多天。有市民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出現“十月圍城”?
清掃車倒垃圾需排隊領號
環衛工人王樹彬負責市區人民西路妙果寺附近200米道路的清掃。昨天早上6時多,他踩著滿載垃圾的清掃車,到乘涼橋垃圾中轉站傾倒,卻領到了下午的號,這意味著他要等到下午才可以倒垃圾。
“這個月16日開始的,每次來倒垃圾都要等很久。”王樹彬說,以往他一天一般運4車垃圾過來,直接倒了就回去。但這幾天,他白天基本上都在轉運站門口等著,一天只能倒2車垃圾,沒辦法倒進去的垃圾,只好堆在臨時堆放點。
昨天上午10時多,記者來到乘涼橋垃圾轉運站時,這里有20多輛清掃車停在路面上等候。轉運站周邊地面上落下一些垃圾。
當天,在市區道后、永川路、上陡門等多個垃圾轉運站,記者均見到了排隊等候的畫面。而在個別相對偏僻的轉運站,心急的環衛工人還將清掃車里的垃圾先卸到了轉運站的地面上。
“垃圾運不出去,停在路上又臟又臭。”乘涼橋垃圾轉運站邊上的住戶林女士說,就在前一天,環衛工人為搶倒垃圾發生爭執,互相推搡。
垃圾焚燒廠故障設備昨維修完畢
“我們100多輛垃圾轉運車,現在有60來輛在臨江垃圾焚燒發電廠外排隊等著。焚燒廠設備發生故障了,運過去的垃圾卸不下去。”鹿城區環衛處副主任金宇昨天上午在乘涼橋轉運站現場協調。他介紹,目前市區垃圾處理的程序,簡單來說,是先由環衛工人從小區、企業、路面收集,之后送往臨時堆放點或直接送到垃圾轉運站,再在站內打包、壓縮,zui后由垃圾轉運車送到垃圾焚燒廠焚燒。鹿城區大部分垃圾運往臨江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臨江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設計日處理量為1800噸,主要處理鹿城區和甌海區部分垃圾。臨江垃圾焚燒發電廠的一位相關負責人昨天下午說,從今年8月份開始,每天送到臨江的垃圾有1900來噸,超出處置能力,庫容超出警戒線,設備一直在超負荷運轉。
“一些工業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焚燒,加大設備隱患風險。之前臨江廠的設備就出過故障。前幾天,一臺600噸的鍋爐出故障停下來了,問題就整個爆發出來。”市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說,這臺鍋爐昨天下午已經修好試用。不過,因為前期累積下來的垃圾量太大,這樣超負荷的運行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市區日均200來噸垃圾處理不掉
記者從市環衛處了解到,每年9到11月份是垃圾量的高峰期,從今年9月開始,市區垃圾消納的難題已初露端倪。市環衛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造成這次“垃圾滯留”,有各種因素交錯。其中,處置能力跟不上垃圾的增長量是根本原因,“眼下市區平均每天產生垃圾2900多噸,而三個焚燒發電廠(注:臨江、東莊、永強)的處理能力是2700多噸,日均有200來噸的垃圾處理不掉。”
此前,鹿城區環衛處通過設置臨時堆放點、加大壓縮箱壓縮量、延長工作時間等辦法減輕垃圾焚燒廠的壓力。不過,這位負責人也坦言,眼下這些措施,都屬于臨時“救火”,“處置能力不跟上去,問題還會反復出現。”他表示,當務之急是有關部門一起協商,盡快啟動市區綜合垃圾填埋場的建設。
“垃圾圍城”情況究竟如何?本報將繼續關注。另外,環衛部門也希望市民體諒,這兩天一些能暫時留存在家里的垃圾盡量先留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