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
據一期《細胞宿主與微生物》報道,血球細胞是“傳信人”,可將害菌入侵腸道的訊息通知其他器官,啟動免疫系統消滅細菌。這項研究揭露,血球細胞是腸道與其他器官之間的訊號傳遞媒介。此研究是以果蠅器官脂肪體模擬人...
神經修復學會發言人李久安今天(18日)表示,中國在神經修復學細胞治療臨床轉化研究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其取得的重要成果顛覆了中樞神經不可修復的傳統臨床觀念,受到同行的關注和認可。李久安說,不久前,在移植...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百人計劃”章張研究員帶領其團隊,成功設計開發出檢測密碼子使用偏好(CodonUsageBias,簡稱CUB)的新算法:密碼子偏差系數模型(C...
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4月24日聯合宣布一項旨在消除麻疹致死病例以及先天性風疹的計劃。這一計劃希望通過五大措施實現以下目標:2015年將麻疹致死病例在2000年基礎上減...
來自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神經學家們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被稱為SUMO的蛋白對減少或增強大腦神經細胞保護機制的化學過程起重要調控作用。這種關鍵蛋白在心力衰竭或癲癇發作過程中能夠激活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損傷,并...
朱磊和黃波表示新研究成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新技術使得研究人員能夠以3秒的時間分辨率追蹤微管骨架的動態,從而能夠對細胞內小囊泡和其他貨物的主動運輸開展研究。生物通使用與常規光學顯微鏡相同的光學系統...
這篇題為“TandemmassspectrometryidentifiesmanymousebrainO-GlcNAcylatedproteinsincludingEGFdomain-specific...
科技獲糖基化研究新發現領導這項研究的是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蛋白質組學主任的RichardD.Smith教授,他曾被《科學美國人》評為2007年科技,理由是他與另外一位科學家共同構建了一套復雜的...
盡管開展了數十年的研究,癌癥仍是主要的死亡原因,2008年因癌癥死亡人數達760萬人,乳腺癌是每年癌癥死亡的zui常見原因之一。在新加坡,每年有超過1400名婦女確診患上乳腺癌,超過300人死于該病。...
我們身體中的大多數細胞含有編碼個體遺傳信息的23對染色體。染色體分離的過程由一種被稱為紡錘體檢驗點的系統控制,以確保子細胞獲得正確數目的染色體。如果子細胞獲得的染色體數目不對,即非整倍體,這會使正常細...
一個概念上不同的方法就是納米孔測序,這種方法是讓單鏈DNA通過某種膜上的小孔,利用孔中變化的電流來讀取堿基序列信息。近期在基因組生物與技術大會(GenomeBiologyandTechnologyme...
在一個人的DNA中除了編碼的遺傳指令之外,許多表觀遺傳因子,或對基因組所做的非編碼性但也是功能性的修改,會顯著地影響在健康及生病的人中的基因表達。如今,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似乎能地指示結腸直腸細胞是癌性...
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小組18日發布報告說,他們利用小鼠試驗,發現了經放射治療后癌細胞轉移的機制,并可通過遏制這類細胞的轉移,防止癌癥的復發,有望開發出新的癌癥療法。放射治療是與手術、化療并列的癌癥三大治...
科學家研發“人腦”計算機模擬人類思維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4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人類智能足以擊敗任何機器。現在科學家正在努力利用世界上zui強大的電腦建造一個“人腦”。它意圖把迄今發現的有關大腦...
野生獼猴群構成一個等級社會,不同獼猴的社會地位可以從其獲得食物、水以及性伴侶的順序分辨,而圈養獼猴的社會地位通常根據其加入群體的先后順序確定。杜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5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