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通訊作者是生化與細胞所宋保亮研究員和李伯良研究員,*作者為謝暢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周章森,這項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經費支持。生物通
NPC1L1蛋白是一類與NPC1同源的蛋白,存在于肝臟和小腸的細胞上。此前的研究發現,在其它蛋白質的幫助下,NPC1L1可以將食物中的膽固醇轉運到細胞,再儲存在肝臟中。由于“NPC1L1”人體蛋白質具有吸收膽固醇的功能,醫學界已經開發出通過遏制這種蛋白質發揮作用來治療高血脂癥的藥物益適純(Ezetimibe,也稱為依澤替米貝)。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觀察到小鼠小腸中NPC1L1蛋白通過囊泡內吞轉運飲食膽固醇進入腸上皮細胞。NPC1L1特異性表達在小腸絨毛吸收細胞,另一種膽固醇轉運關鍵蛋白ACAT2主要存在于腸上皮細胞靠近刷狀緣面的胞質中,負責將NPC1L1吸收的膽固醇合成膽固醇酯進而包裝到乳糜微粒中,這兩種蛋白都在小腸的空腸和回腸區段有高表達。
當腸道中缺失膽固醇時,NPC1L1集中在腸上皮細胞刷狀緣面。食物中的膽固醇誘導攜帶有膽固醇的NPC1L1從刷狀緣面以囊泡內吞形式向胞內轉運。而“益適純”就是通過阻斷NPC1L1的內吞從而抑制膽固醇吸收。生物通
這項研究工作深入揭示了飲食膽固醇吸收的機制,并闡明了降膽固醇藥物益適純在體內的作用原理。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也報道了關于NPC1L1蛋白的研究新發現。生物通
他們發現NPC1L1蛋白會在丙肝病毒感染過程中扮演受體角色,它能與丙肝病毒結合從而引發感染。如果能阻止NPC1L1蛋白質發揮作用,就能使丙肝病毒的感染效率顯著降低,將來有望據此開發出新的丙肝防治方法。
研究小組在利用人體細胞進行實驗時,將益適純這種藥物添加到丙肝病毒中,結果發現經過一段時間后,無論丙肝病毒屬于哪種基因類型,其數量都減少了。此外,研究小組還將人體肝細胞移植到小鼠體內,然后再投放依澤替米貝,結果即使給小鼠注射丙肝病毒,也能遏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