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雖是自然規律,但也是一種可被治療和預防的疾病
剝離衰老細胞就可以長壽嗎
關于人類長壽的研究一向進展緩慢,這是對人類健康zui根本而又zui艱難的挑戰性研究。僅僅某些單項研究不能說明問題,通常需要若干年的研究才可能獲得某些突破。但有些時候,盡管情形罕見,仍不排除某項發現可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一項研究成果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項研究的結論是:“衰老細胞”是導致衰老的罪魁禍首。
1 剝離小鼠“衰老細胞”
這項新實驗就是將功能衰退的衰老細胞從老鼠身上剝離出來,從而延緩老鼠的衰老速度。適用于老鼠的大量論據,顯然也適用于人類長壽研究。數十年來,生物學家就細胞衰老是否在人類衰老的過程起到重要的作用,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這些細胞衰老實驗主要集中在動物身上,而這些發現*次為人類衰老研究增添了一項嶄新而奇妙的工具。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梅奧臨床醫學院老年病學家達倫·貝克及其研究小組將關于衰老機理研究的文章發表在11月2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篇論文提出了“衰老細胞”是導致衰老的罪魁禍首的見解。
雖然實驗結果來自于一組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但是其結果也十分引人注目。這組老鼠的基因被改造為未來將死于心臟病,雖然壽命沒有比普通老鼠的長,但是它們的健康程度卻遠比普通老鼠要健康得多。“它們處于健康狀態的時間拉長了。”貝克說道,“它們在死之前,一直保持健康的狀態。”
2 “衰老細胞”導致老年病
所謂“衰老細胞”指的是一類失去了分裂能力,但卻沒有死亡的細胞。幾乎所有的組織內部都會出現這樣的變異細胞,但在正常情況下它們都會被實施“安樂死”,即通過一種名為“細胞自殺”的程序自動分解,化為其他健康細胞的養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會有個把細胞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自殺,而是繼續進行新陳代謝,甚至參與組織的各項功能,它們就是“衰老細胞”。
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衰老細胞的存在,并發明出了專門的染色法,可以在顯微鏡下分辨出它們的身影。但是它們到底有何危害?這個問題因為缺乏相應的實驗手段而一直沒有解答。生物學家雷納德·海夫利克和保羅·莫海德于1961年發現這一現象,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細胞生命周期中的一個普通的環節。相反某些細胞持續分裂,停止,那就叫做癌癥細胞。不過在隨后數十年,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表明,衰老細胞也會留下不好的影響。
衰老細胞既不會繼續生長,也不再分裂。但是它們沒有閑著,仍舊分泌化學物質傳播到身體中。一些科學家已經表示,這些衰老細胞導致了伴隨老年出現的許多健康問題。目前對于這一說法zui有利的證據來自于梅奧臨床醫學院達倫·貝克教授的一項研究。
3
實驗鼠健康時間增多
貝克通過喂食一種特殊的藥物,來除去實驗鼠身上的衰老細胞。他在實驗鼠處在中年時期喂食藥物,讓實驗鼠保持健康的時間更久。研究結果顯示,凡是吃了這種藥物(因此殺死了所有的衰老細胞)的小鼠,其體內的衰老過程被大大延緩了,這些小鼠不再患有白內障,伴隨著老齡化而出現的肌肉萎縮現象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更有趣的是,這些小鼠的皮下脂肪也不會因為上了年紀而變薄,這就減少了皺紋,使得它們看起來更加年輕了。
貝克發現許多衰老細胞依賴一種蛋白質叫做“p16-Ink4a”。他在實驗鼠的食物中摻入一種特殊藥物,從而使得只含有p16-Ink4a蛋白質的細胞被殺死,從而消滅了衰老細胞。
當然,這些實驗結果要應用在人類身上之前,還需要做許多工作。但就目前而言,貝克的實驗證明了衰老細胞在衰老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中的老鼠并沒有延長壽命,只是保持健康身體的時間增長了。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重要區別。這一點讓許多致力于研究衰老的科學家銘記于心。該研究中的另一名領導人詹姆斯·科克蘭教授表示,“有一個問題之前一直困擾我們,衰老細胞不過是細胞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它們究竟有多重要?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一小部分就能對人的壽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4
提出問題但不是答案
雖然有一些科學家同意衰老細胞有危害,但是對于其危害大小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有些科學家說,這些細胞失去了重要的功能,另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細胞分泌有害物質。貝克的研究支持了后一種陣營的看法。“這個模型如此有吸引力的原因在于,服用藥物要容易多了,”同樣致力于衰老和老齡化研究的諾曼·夏普勒斯教授說道,“這是一個好消息,如果你想要治療或者逆轉衰老的話。”
為了證明這一觀點,研究小組還要面對許多挑戰?,F在他們已經證明,衰老細胞在一組基因改造為迅速衰老的老鼠身上十分重要。他們需要證明,在普通老鼠身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相關的研究目前正在進行中,但是需要耗費好幾年時間。即使成功也無法保證實驗結果能夠適用于人類,因為在兩個不同物種的衰老方式存在許多重要區別。
隨后,該研究小組還需要找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來消滅衰老細胞。貝克的方法沒有對于心臟或肝臟奏效,那些組織中的衰老細胞并不依賴p16-Ink4a蛋白質。因此,他的實驗鼠zui后是因為普通的心臟病以及動脈壁增厚疾病而死亡。
或者,該研究小組可以干擾衰老細胞所產生出來的化學物質,但是這些物質有上百種,如何找到正確目標則成為了另一個難題。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問題:“剝離衰老細胞是否會出現不利情況?”科克蘭說道,“這個方法能夠提高機能,防止發生動脈硬化、糖尿病或老年癡呆嗎?我們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問題而不是答案。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
剝離衰老細胞是否有風險
在貝克的方法中似乎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缺點。衰老細胞令癌癥走投無路,它通過封鎖zui危險的細胞,能阻止癌癥細胞不斷分裂增加。一旦去除了衰老細胞,動物是否會患上來勢洶洶的腫瘤呢?
科克蘭并不這么認為。他指出,衰老細胞也分泌炎癥化學物質,而這也可能促使某些癌癥擴散。一些癌癥是從衰老細胞發展而來,一旦擺脫封鎖就失去控制。剝離這些衰老細胞,就能把潛在的癌癥扼殺在萌芽狀態。“我們預計,除去衰老細胞很可能在實際上減少患癌幾率。”科克蘭說道。其他科學家如朱迪斯·坎皮西,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不過也可能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隨著年老,有收獲也有代價,患癌癥變得不常見,但是你可能在其他方面出現惡化。”夏普勒斯說道。衰老細胞或許也參與修復皮膚傷口,它們所分泌的炎癥化學物質有助于將感染處于控制之下。
至今還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這些潛在的問題。通過為期15個月,每3天一次治療小鼠,貝克在他的實驗鼠身上沒有發現任何副作用。小鼠15個月的周期與人的壽命相比,相當于斷奶和中年結束這段時間。但是貝克表示,“我們不知道如果我們將動物實施化療或者將它們放在野外,是否會出現問題。”這個研究小組仍舊需要觀察,剝離衰老細胞在更現實條件下會不會導致一些問題出現。
6
剝離技術獲稱贊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老年病專家史蒂夫·奧斯塔德雖然沒有參與這次研究,但是他對以上兩位研究者表示支持。他注意到許多在實驗鼠身上取得的成功,結果證明要比原先所看起來的更為復雜。
“zui有趣的不是把衰老細胞從動物身體中剝離出來所產生的效果,而是這種剝離技術本身。利用這種技術,我們能夠將衰老細胞從某些特定的器官組織中剝離出來。”奧斯塔德教授說道。“如今我們有技術能做到這一點,這就為將來取得巨大突破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也可能解決長期困擾長壽研究的重大難題:單個細胞衰老在整個動物身體衰老過程中起著怎樣的重要作用?”
從前醫生一直將疾病與衰老區分開來。認為衰老是生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如同夕陽下山一樣不可避免。醫師們盡力地去治療疾病,卻只能眼睜睜地接受衰老。而現代的抗衰老醫學則認為,衰老也是一種疾病,它不僅是可以被治療的,而且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剝離衰老細胞在未來能應用于人類,就可以干預衰老的過程,抵御疾病,實實在在地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延長我們的生命。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