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引發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罪魁禍首
2015年11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發表于雜志Cell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因細胞通路改變引發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或許可以通過雌激素來進行介導。
研究者Bert O'Malley博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影響很多老年女性的一種疾病,隨著我們更好地揭示引發疾病的分子機制,如今我們距離發現有效的療法越來越近了。子宮內膜異位癥通常在30至40歲的女性機體中發生,患者機體會伴隨子宮組織在卵巢中的異常生長。輸卵管和其它組織和子宮外部組織相通,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常見癥狀就是疼痛,尤其是在月經期間,疼痛主要發生于腰部和骨盆,而且患者在性交后也會貧乏疼痛。
目前在美國有大約800萬女性個體飽受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困擾,該疾病通常會引發不孕及慢性炎癥。早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O'Malley及其同事就發現,類固醇受體輔活化因子-1亞型或許可以幫助驅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炎性過程,如今研究者又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雌激素受體β蛋白網絡可以促進子宮內膜異位癥患的進展。
文章中,研究者對人類組織進行研究發現了雌激素受體β的水平上升了,同時在小鼠實驗中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相比較子宮內部的正常子宮內膜而言,生在在子宮外部的子宮內膜組織可以獲得雌激素受體β的功能,從而刺激子宮內膜組織的異常生長,而一種抑制雌激素受體β活性的化合物或可幫助抑制異常子宮內膜組織的生長。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組織的異常生長可以作為細胞凋亡或程序性細胞死亡的標志,然而研究者在本文中發現,雌激素受體β可以同控制細胞凋亡的細胞“機器"進行相互作用,從而使得子宮內膜細胞可以逃脫免疫監督而繼續生長下去。
zui后研究者表示,雌激素受體β功能的獲取可以增加子宮內膜組織通過特殊信號通路入侵到其它組織中去的能力,進而幫助子宮外部病變組織的建立,后期研究中研究人員還將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剖析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新型機制,從而為開發新型有效療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來源:生物谷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