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華大基因、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通過對302例泌尿系統腫瘤患者樣本研究,發現端粒酶逆轉錄酶(TERT)啟動子突變與泌尿系統腫瘤關系密切,可作為鑒別、診斷和監測泌尿系統腫瘤疾病的一個重要生物學標志物。此外,科研人員對TERT啟動子突變的生物學功能及其在癌癥發生中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為泌尿系統腫瘤特別是尿路上皮癌(膀胱癌和腎盂癌)的診斷、預后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在《歐洲泌尿科學》(European Urology)雜志上在線發表。
人的端粒酶是一種核糖核蛋白復合物,在正常人體組織中,其活性是被抑制的,而在大約80%~ 90%人類腫瘤中可被激活。因此,端粒酶重新激活被認為是癌變細胞中一個帶有普遍性意義的生物學標志。TERT是端粒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報道,TERT在多種腫瘤或癌癥細胞(如胰腺癌、膀胱癌、肺癌、肝癌、食道癌等)中發生了特異性表達,并被當作區分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的標志。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對302例泌尿系統腫瘤樣本的TERT核心啟動子區域進行了測序研究,結果發現有43%(130/302)的腫瘤樣本的TERT核心啟動子發生了體細胞突變,并且這些突變在不同類型的泌尿系統腫瘤之間差別很大。在膀胱癌和腎盂癌中均發現了TERT核心啟動子高頻突變,但這些突變在透明細胞腎細胞癌和腎上腺腫瘤中較為罕見,在睪丸癌和前列腺癌中未被發現。
為了評估TERT啟動子突變潛在的生物學功能,科研人員通過TALENs技術將相關突變(-124G> A和-146G> A)導入膀胱癌T24細胞株,然后觀察這些突變所造成的功能變化。研究結果表明,含有TERT啟動子突變等位基因的膀胱癌細胞TERT表達水平明顯升高。他們認為這些突變可能有利于TERT啟動子的轉錄因子結合,從而增強TERT的表達。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抗轉錄因子Ets1抗體進行了染色質免疫共沉淀檢測,結果顯示,在發生突變的T24細胞中TERT啟動子區與轉錄因子Ets1的結合能力明顯上升。另外,平板劃痕修復實驗研究發現,TERT啟動子突變使膀胱癌細胞T24的侵襲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借助于臨床數據分析,科研人員還發現TERT啟動子突變明顯富集于侵襲性和高階段的膀胱癌樣本中,并且含有TERT啟動子突變的病人生存期大大短于不含突變的病人。此外,通過相關信號通路分析,科研人員還發現TERT啟動子突變增加了腫瘤組織基因組的不穩定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