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沃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淺析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及特點
膜生物反應器(TMBR):膜生物反應器主要由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兩部分構成。大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生物反應器內與基質(廢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等)充分接觸,通過氧化分解作用進行新陳代謝以維持自身生長、繁殖,同時使有機污染物降解。膜組件通過機械篩分、截留等作用對廢水和污泥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大分子物質等被濃縮后返回生物反應器,從而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膜組件相當于傳統工藝的二沉池,但是克服了傳統二沉池的很多缺點,膜生物反應器的主要特點詳見下述。
膜生物反應器的主要特點
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質好
2、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
3、工藝流程短,系統設備簡單緊湊,占地面積小
4、易實現自動化控制,維護簡單,節省人力
5、系統啟動速度快,水質可以很快達到要求
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
本項目中TMBR的生物處理裝置采用的是:二級缺氧/好氧處理工藝,滲濾液在流經不同功能分區的過程中,使滲濾液中的有機物、氨氮得以去除。本工藝是在缺氧前置的條件下運行,可有效抑制絲狀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脹,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處理后的滲濾液與污泥的分離,運行中在缺氧段內只需輕微攪拌。同時由于缺氧和好氧嚴格區分,有利于不同微生物的繁殖生長。A/O活性污泥法是污水處理的廣泛采用的污水技術,工藝靈活、運行穩定、效果良好,并且能夠具備較長泥齡,滿足硝化-反硝化的除氮工藝特點。
膜組件
采用膜組件實現生物反應器的分離是廢水處理的新工藝,膜組件取代傳統工藝中的沉淀池,分離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固體微生物和大分子溶解性物質。根據膜組件的設置位置,膜生物反應器可分為外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和內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兩大類。
外置式膜生物反應器是把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分開設置。生物反應器中的混合液經循環泵增壓后輸送至膜組件的過濾端,在壓力作用下混合液中的液體透過膜,成為處理系統的產水;固形物、大分子物質等則被膜截留,隨濃縮液回流到生物反應器內。外置式膜生物反應器的特點是:更換及增設容易;膜通量較大。但在一般條件下,為減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積,延長膜的清洗周期,需要用循環泵提供較高的膜面錯流流速,致使水流循環量增大,動力費用增高,并且泵的高速旋轉產生的剪切力會使某些微生物菌體失活。在內置式膜生物反應器中,膜組件置于生物反應器內部。原水進入膜-生物反應器后,其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分解,再在抽吸泵或水頭差(提供很小的壓差)作用下由膜過濾出水。膜組件下設置的曝氣系統不僅給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提供了所必需的氧氣,而且氣泡的沖刷和在膜表面形成的循環流速對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積起到了積極的阻礙作用。由于這種形式的膜生物反應器更為緊湊,占地少,但是清洗時不方便,且由于通量較低,投資相對較高。
本工藝中采用的是外置式膜生物反應器,膜組件為管式聚酯膜組件。相對于其它的板式式、簾式等形式的膜組件來說,具有組件結構簡單,裝填密度大,對預處理要求低、不易堵塞等優點,同時膜處理過程由于大流量回流及氣體沖刷,能耗較低。
工藝特點
能有效的將滲濾液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對污染物的處理目標就是使其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本工藝采用生化處理和物化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綜合處理法(生物法+膜法)能比較*的降解污染物的特點,使污染物數量減少、危害程度降低。
能抵抗一定的沖擊負荷
垃圾滲濾液的特點就是其水質、水量等容易發生較大的變化。特別是水質的變化,這直接決定著工藝的可行性。本工藝在設計時充分考慮這些變化,采用各種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應對這些沖擊,保證系統的可靠穩定運行。
運行成本低
因為垃圾滲濾液的有機物含量較高,且成分復雜,因此其處理成本較高。本工藝考慮到前期的投資及后期的運營成本,采用低能耗、低費用的處理技術。
占地面積小
工藝中盡可能采用高效的處理工藝,提高負荷率。同時部分處理單元采用半地上式,盡可能減小占地面積。例如,工藝中采用效率比較高的TMBR工藝。
二次污染少
整個工藝產生的污泥經收集后濃縮板框壓濾脫水,泥餅運至填埋場,不產生二次污染。對設施和設備的臭氣散發采取一定的措施。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