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洗滌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閱讀:270 發布時間:2020-11-23分散式太陽能微動力一體化處理裝置主要包括筒體、導流板、中心筒、隔板、推流器、微孔曝氣器、太陽能供電控制系統、曝氣機;其特征是:筒體右側有出水管,椎體左側有進水管;筒體中部的中心筒左側有導流板,右側有隔板,隔板上有推流器和出水堰,推流器與發電裝置組成太陽能供電控制系統;中心筒與隔板之間是兼氧區,出水堰與筒體之間是進水區,隔板與筒體之間是沉淀區,沉淀區的承托板上有沸石濾料;中心筒內的厭氧區有厭氧區填料,中心筒和導流板之間是缺氧區,導流板和筒體之間是好氧區,其底部的六個曝氣設備底座上均有微孔曝氣器,上部的固定架上有曝氣機,曝氣器與曝氣機之間連有軟管;好氧區、兼氧區、缺氧區均放置懸浮填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散式太陽能微動力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約有60多萬個行政村。隨著水沖廁所在農戶中的普及,農民們在排污、洗滌、淋浴方面的用水量在日益增加,大量的農村生活污水被隨意排放至地表面,污水經土壤滲入到地下,嚴重污染了農村地區的地下水水源。
目前我國城鎮所使用的污水處理系統,其設備占地面積大,耗能較大,投資費用高,而我國農村地區經濟力量薄弱,較難承受污水管網以及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費用,所以,在我國農村地區使用城鎮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污水集中處理是難以實現的。
由于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沒有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系統,從而導致了我國農村地區的地下水資源的日益惡化,嚴重威脅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飲用水質量和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而設計提供了一種分散式太陽能微動力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采用旋混分流、泥膜共生(一種懸浮填料和污泥固定床相結合的生物膜處理工藝)以及深度過濾處理工藝,將旋混曝氣推進系統、硝化液自動回流系統、沉淀污泥自動回流系統與之相結合,靈活變化,可自動完成硝化液和污泥的回流過程。該裝置還配備有太陽能微動力系統,自動化程度高,無需人員看守,高效節能;該裝置采用一體化設計,無需鋪設管網,以戶為單位進行安裝,占地面積小,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性能穩定;該裝置可適應不同進水水質與水量的要求,耐沖擊負荷,經處理過的污水可用于家庭綠化、澆灌、沖廁等。處理后污水的二次利用,不僅可大量節約地下水資源,而且對保護我國農村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實現生態平衡,提高農村地區的飲用水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有較高的普及和推廣價值。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手段實現的:
一種分散式太陽能微動力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它由蓋板、出水管、筒體、底板、進水管、半圓形導流板、中心筒、隔板、推流器、微孔曝氣器、太陽能供電控制系統、曝氣機部分組成;
其特征是:筒體的上方呈椎體形狀,筒體和椎體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筒體的下端設置有底板,筒體的上端設置有蓋板,筒體的上端兩側設置有兩個吊耳,筒體的右側設置有出水管,筒體上方椎體部分的左側設置有進水管;
筒體內的中部設置有中心筒,中心筒的左側設置有導流板,中心筒的右側設置有隔板,隔板上設置有推流器和出水堰,推流器與外部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連接,組成太陽能供電控制系統;中心筒與隔板之間形成兼氧區,出水堰與筒體之間形成進水區,隔板與筒體之間形成沉淀區,沉淀區中間位置設置有承托板,承托板上放置沸石濾料,沉淀區下端設有污泥回流孔;中心筒內部是厭氧區,厭氧區內放置厭氧區填料,中心筒和導流板之間形成缺氧區,導流板和筒體之間形成好氧區,好氧區的底部設置有六個曝氣設備底座,每個曝氣設備底座上均安裝有一個微孔曝氣器,好氧區的上部設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裝有曝氣機,微孔曝氣器與曝氣機之間通過軟管連接;好氧區、兼氧區、缺氧區內均放置懸浮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