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津市眾邁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備>> ZM-100天津眾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簡介
處理量 | 0.5-50m3/h | 額定電壓 | 380v |
---|---|---|---|
加工定制 | 是 | 水泵功率 | 0.75kw |
主體材質 | 碳鋼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 12000*3000*3000 |
天津眾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簡介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有何特點?
1、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可建于地面以下,地表以上可覆土做綠化帶、道路、停車場或其他用地,不占建設用地。投資低,壽命長,一次投入受益。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5、該污水處理設備為鋼結構組成,選擇AO法處理工藝,采用的防腐技術,使設備具有耐酸、堿、鹽、汽油、煤油等,耐老化、耐沖磨,設計防腐壽命達到30年以上。噪音小于二類地區的標準。
工藝簡介及特點
1、工藝簡介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目前該技術廣泛運用于排放要求高或者中水回用處理,在各方面均具有較大優勢。它是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了二沉池。通過膜的截留可保證反應池中具有較高的污泥濃度,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可以分別控制,難降解有機物可在反應池中充分降解。因此,MBR工藝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反應器的功能。
2、工藝特點
(1)出水水質優質穩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用途較廣。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
(2)剩余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下運行,由于MBR膜池內膜的截留,一次剩余污泥產量極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3)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省; 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4)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HRT)與污泥停留時間(SRT)的*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5)無需進行深度處理
高效的固液分離將污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該工藝所采用的MBR膜孔徑為0.08-0.3μm,細菌不能通過,理論上無需消毒處理。因此采用該工藝不須經深度處理即可直接回用。
粗格柵閘門井
1、確定柵前柵后液位差,注意觀察粗格柵井液位計顯示的液位變化。單純從清污來看,利用柵前液位差,即過柵水頭損失來自動控制清污,是的方式。
2、粗格柵采用自動/手動運行模式。手動于調試、檢修、處理較大異物和緊急故障時使用。有轉換開關的機組應將“狀態按鈕"置于手動位置。啟動機組,觀測機組各部分運轉情況,在手動狀態下正常運轉10分鐘以上,方可轉入自動狀態。在自動狀態中,操作者應觀察10分鐘以上,方可離開。操作者的常規視時間間隔應不大于半小時。
3、 除污機操作,根據時間間隔及持續時間的定時方式來控制,間隔及持續時間應由可設定,操作人員應調整所有格柵具有相同的時間間隔及持續時間。將時間間隔設置為3小時,持續時間為15分鐘。
4、每一格柵的前后提供液位差測量,以檢測格柵是否堵塞。如果液位差超過控制器設定的數值,則除污機開始連續工作,直至液位差低于予先設定的數值,如果液位差繼續增加,應觸發警報,并且除污機繼續工作。另外,格柵故障扣的復原應由操作人員進行,而不是自動恢復。預先設定的液位差的范圍不超過0.25米,每一檔不大于0.05米。
5、經常檢查無軸螺旋輸送機與螺旋壓榨機是否與除污機聯動運行正常,如發現運行故障或垃圾堵塞,應及時解決。
6、柵渣堆放場處定期用雙氧水或次氯酸鈉清洗,保持清潔衛生。
處理工藝的選擇
1、污水水量與水質情況分析
1)本項目污水來水不均勻程度較高,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由于水量與水質具有較大的不均勻性,因此必須考慮設置均質均量的調節池。
2)本類污水BOD/COD值約0.5,可生化性較高。
3)根據環保部門對污水排放的要求,本污水處理工藝除了去除有機物外還應能去除氨氮,使出水達到排放要求。
2、選擇思路
根據上述進出水水量和水質的情況,投標方考慮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必須依照如下思路:
1)總體思路采用成熟可靠的A/O生物接觸氧化法為處理工藝,同時輔以格柵攔截、沉淀池澄清等物化處理手段;
2)首先通過格柵攔截,對污水進行預處理,目的是初步降低無機顆粒物質的含量,以免磨損及堵塞提升泵;污水自流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經調節后的污水由提升泵定量提升通過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法,利用生物膜的作用使有機污染物首先轉化為氨氮,同時通過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過程既去除有機物又去除了氨氮。生化池配以新型的組合填料,該填料具有負荷高、施工簡易、體積小、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維修更換方便等優點;生化池的出水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具有固液分離效果好、投資省、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強、施工簡易等特點;沉淀池出水后能確保污水經處理后各項指標全面達標。
3)工藝流程簡捷、工程造價低、運行經濟、便于管理。
3、污水處理技術
3.1、攔污設施
本工程原水中固體雜質含量較高,為確保提升泵等設備正常工作和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正常運行,擬在處理主體工藝的前段設置攔污設施。
本工程生物處理擬采用A/O生物接觸氧化法。
采用A/O生物處理工藝是近幾年來國內外環保工作用以解決污水脫氮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利用系統中培養的硝化菌及脫氮菌,同時達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及氨氮的目的,與經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后再增加脫氮三級處理系統相比,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電耗低、占地面積少。
A/O生物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脫水。
A/O生物法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相比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A/O生物處理系統因將NO2-N轉化成N2,因此不會出現硝化過程中產生NO2-N的積累,而1mg/ NO2-N會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時,雖然氨氮濃度可能達標,但COD濃度卻往往超標嚴重。采用A/O生物處理系統不僅能解決有機污染,而且還能解決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標小于5mg/l。總之,經過本工藝流程,出水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
天津眾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簡介
環境保護、安全衛生
1、環境保護
(1)毒理影響:
站內投加消毒劑,該藥劑通過發生器制備,操作員只需定期投加原料,做好防腐措施,確保基本無毒,在調制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無不良影響。
(2)噪聲問題:
站內鼓風機、污水泵等機器運行時雖有噪聲產生,但設計時首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并根據需要設置減震、消音設施,可使噪聲下降到40分貝以下同時設隔音措施,并在站周圍進行適當適當綠化,改善處理站環境,因此噪聲對站內外都不會產生很大影響。
(3)施工影響:
在工程施工期間,主要的環境污染為噪聲污染,本工程施工期間在施工場地附近無居民區,故施工期間對環境影響不大。
2、安全生產
(1)為保證生產安全進行,設計采取以下措施:
(2)各生產構筑物邊設操作平臺、臨時廊道均設置安全扶欄、扶手;
(3)各種用電設備均按國家標準做好零接地保護;
(4)機電設備留有足夠的檢修場地,機電之間的行人通道按規定留有足夠的通道,機電聯軸器應設防護罩;
(5)泵類設備均設有備用,均能安全生產;
(6)站內設有溢流管,防止設備失靈時造成危險;
(7)站內設足消防設施;制訂安全操作規程,實行崗前教育和培訓。
處理工藝設施說明
1、格柵井
本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中,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漂浮物,這些物質容易積累并zui終堵塞工藝設備和構筑物,所以必須采用攔截設備。本工藝中需設置機械細格柵一臺。為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方便運行管理,采用機械細格柵24小時連續運行。
2、調節池
在整個處理系統中設置了污水調節池。通過調節池設置,能充分平衡水質、水量,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減少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和水質波動帶來的影響。在調節池內設置潛水攪拌器,防止發生沉淀現象,同時可以起到水質均衡的作用。調節池配套二臺污水提升泵,間隔4小時切換交替運行。設置液位自動控制裝置,提升水泵將根據液位自動開啟、停止。
3、缺氧池(A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機成分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設計采用生物膜法。
因為生活污水中有機氮含量高,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會以氨氮的形式出現,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標會升高,而氨氮也是一個污染控制指標,因此在接觸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帶入的硝酸鹽和進水中的有機物碳源進行反硝化,使進水中NO2-、NO3-還原成N2達到脫氮作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降解氨氮值。缺氧池內上部布置組合填料,填充率為70%,底部布置穿孔曝氣系統,防止發生沉淀現象。
4、接觸氧化池(O池)
污水經缺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好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
在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較長為宜,內部設組合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在設計面積負荷時也應充分考慮周圍環境,能確保較好的處理效率。因此設計負荷應選擇比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壽命在8年。池內氧氣由羅茨風機提供。氣水比也同時考慮較高的值:15:1,曝氣形式:微孔曝氣,曝氣器考慮采用目前水處理較的膠膜曝氣頭。該裝置在運行過程中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具有曝氣氣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優點,與傳統曝氣形式相比,具有的優點。
接觸氧化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工藝。經過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經填料,生滿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經過與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觸,使水中有機物得到吸附和降解,從而使污水得到進化。
本設計采用優質的組合填料,不僅比表面積大,且水流特性*。
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層表面,形成高濃度的污泥床,俗稱生物膜,它具有較強的耐負荷沖擊。
此種結構由于沒有或極少量地產生懸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會產生污泥膨脹,這也是此法的一大特點。
此階段關鍵在于填料層的生物培養與落床,只要運行初期將此項工作做好,運行期間基本不用過問其他問題。
由于填料骨架替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懸浮性作用,因此不需污泥回流,此舉大降低了運行管理程序。
本工藝將接觸氧化段分為三個接觸氧化池,污水依次流經接觸池,亦即將接觸氧化分為三級,充分利用接觸氧化的工藝特點,使污水經過三級接觸氧化池。有機物含量依次降低,生物降解愈發*。
5、沉淀池
污水經過接觸氧化后,夾帶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陳代謝的生物膜,以及不能進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進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的污泥全部流至污泥池作進一步消化減少剩余污泥。同時確保處理出水達標,在二沉池內設布水管、斜管填料、排泥裝置。出水槽設計齒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
6、污泥池
沉淀池的污泥定時排入污泥池,進行厭氧消化/同時采用間隙好氧混合的方法,通過消化可以減少剩余污泥量約70%以上。污泥池上清液夾帶活化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內,剩余污泥根據污泥量定期清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