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津市眾邁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備>> ZM-100200噸地埋式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處理量 | 0.5-50m3/h | 額定電壓 | 380v |
---|---|---|---|
加工定制 | 是 | 水泵功率 | 0.75kw |
主體材質 | 碳鋼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 120*300*300 |
200噸地埋式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工作原理;
該污水處理系統主要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好氧條件下利用好氧菌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由于污水中含有懸浮物、漂浮物進人調節池,采用AS型污水泵把纖維狀物質撕裂、切斷、輸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生物處理,通過接觸氧化池填料上生物膜的作用,使污水凈化;污水與接觸氧化池中脫落的生物膜一起流人二次沉淀池進行污水分離。經沉淀池澄清后的污水流入砂濾池進行深度處理后.進入消毒池進行處理,消毒劑采用氯片,以殺滅廢水中的病菌。經消毒后,污水已完成各項處理即回用或排放。
早期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我國對地埋式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同樣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1994年開發出的新型WSZ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工藝流程為:
污水→調節池→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調節池停留時間為4-8h,為節省占地面積,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接觸氧化池內設置半軟性填料,停留時間為2.5-3.2h;1997年蘇楊等人研究的高效生活污水凈化槽技術是以傳統化糞池為基礎,在好氧氣區增設曝氣裝置,同時增設沉淀區并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統,此外,在第二厭氧區底部堆積部分漂浮填料以防止污泥流失,提高凈化槽負荷。
A/O法+化學除磷法
工藝特點
(1)采用的A/O法(厭氧+好氧)處理工藝;
(2)污泥產量少,無需污泥處理設備;
(3)有機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4)脫氮除磷,出水可入天然水體;
(5)埋于地下,占地少,也可設于地上;
(6)多個單元聯,成為大規模污水處理場;
(7)運行費用低(噸水處理成本僅為0.23~0.30元);
(8)一次性投資少(比傳統工藝節省30%以上);
(9)安裝簡易,管理方便;
(10)地埋式凈化槽一般不承受過車荷載,有高荷載時采用加強結構;
(11)建議前置小型化糞池,出水效果更好。
200噸地埋式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機械設備安裝
1、皮帶輸送機
安裝時以皮帶輸送機縱向中心線作為滾筒橫向中心線組裝主動滾筒、從動滾筒,保證主動滾筒、從動滾筒軸線平行且與輸送機縱向中心線垂直。
2、軸流風機
安裝前先對風機基礎進行磨光,用水平尺找平。在設備基礎上放出風機縱橫軸線位置,安放地腳螺栓,設備就位,緊固地腳螺栓。檢驗時,開啟電動機,各部位應無異常現象和摩擦聲響。
3、手電動板閘
作業前首先支搭腳手架,然后在出水口墻面上標出出水口豎直中心線及閘門底部標高線。同時檢查閘體起吊孔中心與啟閉機混凝土支座孔是否對中,如不對中,先調整支座孔。將板閘吊裝到位后,靠在出水口。
將板閘吊起后,調整板閘絲杠中心線就位,并調整閘體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將板閘臨時定位固定后,及時作出膨脹螺栓孔的位置標記,將板閘吊離墻面后,
用沖擊鉆成孔,再將閘體起吊就位,將膨脹螺栓擰緊,使閘體固定在墻面上。
閘門安裝后,必須平整嚴密,啟閉機開啟靈活,無卡阻和抖動現象。
4、電動單梁橋式起重機安裝
土建工程進行到我方認為zui為合適安裝起重設備時,提前28天向監理工程師提出申請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進行安裝。
起重設備安裝由具有起重設備安裝資質的專業隊伍進行。工程施工、試運行及驗收按照《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98,并符合其它有關國家標準規范的規定或滿足當地勞動主管部門的要求。起重設備安裝完成并通
過監理工程師、當地勞動部門的驗收,施工方負責辦理相關的一切手續。
采用48鋼管及卡具沿天車導軌方向搭設作業腳手架(腳手架支搭時考慮操作人員和工字鋼的重量,及工字鋼的進室和提升空間。),腳手架上搭防護欄,滿鋪大板。同時搭設一個調試平臺進行導軌調直,導軌調直后,用吊鏈將其吊到腳手架上面,按照《懸掛運輸設備軌道》87SG359中的方式進行連接、導軌安裝。
使用經緯儀放出導軌軸線,水平儀測量高程,并在每根房梁預埋鐵上焊一塊連接板。
用吊鏈吊起導軌就位找正,順直后連接板點焊焊牢,然后加滿連接板、筋板、點焊,用經緯儀與水平儀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焊接。
在車間內搭設平臺,進行天車梁組裝,并按照產品說明書和裝配圖安裝配套電氣元件和附屬部件。檢驗合格后,用2個吊鏈平穩起吊,使天車就位,安裝調整行走輪間隙在允許范圍之內。
防撞裝置等其他附屬裝置安裝,按設備安裝技術手冊進行。
⑴設備技術文件、合格證書完整齊備,安裝記錄、電氣記錄齊全;
⑵所有連接部件緊固無松動,鋼絲繩端固定牢固,在卷筒上纏繞正確;
⑶軌道上所有雜物清除干凈。
9、無負荷試車
⑴接通電源,點動并檢查各傳動機構、控制系統和安全裝置。操縱機構的操縱方向與起重機的各機構運轉方向相符。
⑵各機構的電動機運轉正常,大車和小車運行時不卡軌,鋼絲繩無硬變,扭曲,壓扁,跳槽現象,各制動器能準確及時的動作,各限位開關及安全裝置動作準確、可靠。
⑶當吊鉤下放到zui低位置時,卷筒上鋼絲繩的圈數不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
⑷用電纜導電時,放纜收纜的速度與相應的機構速度相協調,并能滿足工作極限位置的要求。
⑸以上各項試驗不少于5次,且動作準確無誤。
10、靜負荷試車
⑴開動起升機構,進行空負荷升降操作,使小車在全行程上往返運行不少于三次,無異常現象。
⑵將電葫蘆停在起重機跨中,逐漸加負荷作起升試運轉,直至加到額定負荷后,使小車在橋架全行程上往返運行數次,各部分無異常現象,卸去負荷后橋架結構無異常現象。
⑶將小車停在橋式起重機跨中,無沖擊的起升額定起重量1.25倍負荷,在離地面高度為100~200mm處。懸吊停留時間不少于10min,并無失穩現象。然后卸去負荷,將小車開到跨端或支腿處,檢查橋架金屬結構,無裂紋、焊縫開裂、油漆脫落及其他影響安全的損壞或松動的缺陷。此項試驗不超過三次,第三次無*變形。
⑷檢查起重機的靜剛度:將小車開至橋架跨中,起升額定起重量的負荷離地面待起重機及負荷靜止后,測出其上拱值,此項結果與上一項結果之差為起重機的靜剛度,其值符合規范規定。
11、 動負荷試車
各機構的動負荷試運轉分別進行,有聯合動作試運轉時,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各機構的動負荷試運轉在全行程上進行,起重量為額定起重量的1.1倍,累計起動及運行時間符合規定,各機構的動作靈敏、平穩、可靠,安全保護、聯鎖裝置和限位開關的動作準確、可靠。
三、帶負荷試車
開啟水處理設施、管道中所有閥門和閘閥,啟動進水泵送水,根據各構筑物進水情況,沿工藝流程適時啟動其他設備。在此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檢查進線總電流是否符合要求,變配電設備工作是否正常,各種設備工作情況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儀器儀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統能否滿足設計要求。
2、用容積法校核進出水、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計計量是否準確,校核各種儀表,檢測進水水質,測量流速,測量并記錄設備的電壓、電流、功率和轉速。
3、及時解決試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4、編制設備操作規程。
四、各個處理構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于初沉池前.以減輕沉淀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筑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鐘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多爾沉砂池和鐘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筑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筑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筑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筑物的運行條件并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和豎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撇渣機.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響.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4.生物處理構筑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但目前應用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干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四、設備維護保養:
1、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應建立一套定期保養制度,主要易損部件是風機與水泵。
2、定期檢查風機與水泵各部螺絲松動情況,填料函的松緊情況,軸承的溫度和潤滑油的油質和油量,保證各部件正常,同時檢查消毒劑的投加及剩余量。
3、必要時調整加量并補充消毒劑,風機及水泵須每運行5000-8000小時進行一次保養與維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