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A2/O+MBBR集成工藝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是AO工藝,有的則是采用了A2O,或者是添加了MBR膜,或者是MBBR工藝,所以工藝的不同,其成本也不會一樣,如果水量大的設備,可能還要采用風機水泵一用一備式,沉淀池也會添加斜管填料等等配置,峻清環保擁有全套污水處理方案供客戶參考。保證污水與消毒劑充分接觸反應,不出現短流和死角,有效殺死病原菌及,池內水面上有足夠的凈空,便于定期清理池內的污泥
二級和三級處理工藝。污水一級處理應用物理方法,如篩濾,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和漂浮物質。污水二級處理主要是應用生物處理方法??煞譃橐患壈刺幚沓潭葎澐脂F代污水處理技術即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進行物質轉化的過程反滲透等物理。A2O+MBBR農村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處理能力
曝氣是生化設備的核心,曝氣量充足,菌種成活率高,那么污水處理的就好,如果曝氣不充足,菌種有氧空間有限,就會時不時的有菌種死掉,那么造成的污泥量就會加大,造成出水渾濁現象的發生,而且COD的處理率也會降低,那么再大的設備,曝氣量不充足,污水處理效果就不好。
工業廢水A2/O+MBBR集成工藝
A2/O+MBBR工藝流程
本中試項目采用A2/O+MBBR集成技術處理印染廢水
A2/O+MBBR工藝運行參數
搭建中試規模的A2/O工藝裝置,并將5種不同的聚丙烯懸浮填料(作為微生物生長的載體)依次添加到需氧罐中。取印染污水處理站的活性污泥接種充滿載體的好氧罐。在穩定運行期間,主要工藝參數為:進水量20~60L/h,溶解氧(DO)質量濃度1.5~4.5mg/L,硝化液回流比250%~350%,污泥回流比50%~90%,好氧池中污泥質量濃度(MLSS)2.0~3.5g/L,連續穩定運行200天。A2/O+MBBR系統的工藝裝置主要有厭氧和缺氧反應器(配攪拌器),以懸浮混合的液體懸浮固體。該系統配備了內部循環(IR),用于連接好氧池和缺氧池、沉淀池和厭氧池之間的污泥回流(SR)。在帶有氣泡空氣擴散器的需氧罐底部引入曝氣,所需空氣由標稱容量為180L/min的側通道空氣壓縮機提供。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有效容積分別為200、300、600L。
1.4 測試
收集所有樣品進行3次重復分析,并根據美國APHA《水和廢水檢驗標準方法》分析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氮(TN)、總磷(TP),DO、氧化還原電位(ORP)和pH分別由DO計(HI96400)、FJA-4ORP計和PHS-10pH計測定。
SEM:用50mL無菌離心管收集附有載體的生物膜樣品,在2.5%戊二醛溶液中浸泡2h,然后用磷酸鹽緩沖溶液(pH=7.2)漂洗3次,每次15min。分別使用30%、50%、70%、85%、95%的乙醇各脫水一次,持續15min,使用98%的乙醇脫水兩次,持續20min,并且用乙酸異戊酯交換兩次,每次20min。用消毒剪刀將樣品剪成小方塊,并用FreeZone6Liter冷凍干燥。將干燥的樣品真空鍍金后固定在樣品臺上,用LEO440掃描電子顯微鏡(英國LeicaCambridge公司)觀察。
2、結果與討論
廢水處理運行效果
COD去除效果
由圖1可看出,進水COD水質波動較大,維持在200~500mg/L,對應的出水COD維持在40~100mg/L。在長達200天的中試運行過程中,運行初期污泥處于馴化階段,活性污泥中的輪蟲、鐘蟲(好氧原生動物)較少,而且都處于休眠狀態,慢慢提高進水流量后,COD去除率在70%~90%,運行比較穩定。
NH3-N去除效果
由圖2可知,進水氨氮在30~45mg/L,運行初期,污泥處于馴化階段,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處于休眠狀態,慢慢提高進水流量后,氨氮去除效果較好,出水氨氮基本維持在5~15mg/L。因為運行后期補充了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微生物處于活躍狀態,硝化作用強,同時反硝化菌也處于活躍狀態,能將硝態氮轉化為氮氣。
總磷去除效果
由圖3可知,進水總磷基本維持在3~7mg/L,運行初期聚磷菌活性不高;運行一段時間后聚磷菌處于活躍狀態,可以釋放好氧池中的磷,同時磷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出水總磷在0.5~2.7mg/L。
總氮去除效果
由圖4可知,進水總氮維持在30~60mg/L,水質波動較大,出水總氮基本維持在5~33mg/L,去除率為50%~70%。因為能被去除的是硝態氮,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氮暫時無法用生化法去除,故去除率不穩定。
生物膜SEM
由圖5可知,不同填料上的生物膜厚度及均勻性有較大差異。其中CA、CB、HN04填料的生物膜較厚而且致密,以球狀、短棒狀和桿狀微生物為主并有少量絲狀菌,絲狀菌纏繞在球菌和桿菌之間,使微生物牢固地附著在填料上。可能原因有:(1)加磁改性后的CA、CB填料具有較好的親水性和生物親和性,有利于微生物附著生長;(2)HN04填料結構尺寸更合理,有利于廢水中有機底物的傳遞和交換,微生物有充足的養料大量繁殖;HNA填料的生物膜以球菌為主,在填料表面形成的膜厚度很薄且不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