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反滲透純水設備簡介
一、無錫反滲透純水設備一般以反滲透(RO)純水作為EDI給水。為滿足用戶需要,達到符合標準的水質,盡可能地減少各級的污染,旭升在工藝設計上,取達國家自來水標準的水為源水,再設有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等預處理系統、RO反滲透主機系統、離子交換混床系統等。
二、常用典型工藝流程如下:
預處理系統-反滲透系統-粗混床-精混床-紫外線殺菌器-拋光混床-精密過濾器-用水對象(≥18MΩ.CM)(傳統工藝)
預處理-反滲透-EDI裝置-紫外線殺菌器-拋光混床-精密過濾器-用水對象(≥18MΩ.CM)(新工藝)
預處理-一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EDI裝置-紫外線殺菌器-精密過濾器-用水對象(≥15MΩ.CM) (新工藝)
預處理-反滲透-EDI裝置-紫外線殺菌器-精密過濾器-用水對象(≥15MΩ.CM)(新工藝)
預處理系統-反滲透系統-粗混合床-精混合床-紫外線殺菌器-精密過濾器-用水對象 (≥
15MΩ.CM)(傳統工藝)
預處理系統-反滲透系統-粗混合床-精密過濾器-用水對象 (≥5MΩ.CM)(傳統工藝)
三、反滲透系統常見故障分析
反滲透系統的故障通常至少出現下列情況:
1、在工作壓力,電導率正常時,產水量下降;
2、標準化后脫鹽率降低,在反滲透系統中表現為產水電導率升高;
3、標準化后產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運行壓力來維持額定的產水量即工作壓力上升。
四、標準化后產水量下降分析
1、RO系統出現標準化后產水量降低,可根據下述三種情況尋找原因:
(1)RO系統的一段產水量降低,則存在顆粒類污染物的沉積;
(2)RO系統的段產水量降低,則存在結垢污染;
(3)RO系統的所有段的產水量都降低,則存在污堵;
2、標準化后產水量下降是常見的系統故障之一,其可能的原因是:
(1)膜組件的減少即要按照設計的膜組件數量運行;
(2)反滲透膜低壓運轉即在設計的基準壓力以下運行(可能有節流閥);
(3)發現膜組件壓密即當反滲透膜在大大超過基準壓力的條件下運轉就會發生膜組件的壓密,必須更換膜組件;
(4)運轉溫度的降低,按照設計溫度25度運行;
(5)在較高的回收率條件下運轉,這會增加平均進水濃水的TDS,從而增加滲透壓.當在75%以上回收率條件下運轉時,濃水的水量就減少,這樣膜組件內水的濃縮倍率上升,結果造成給水水質嚴重下降,由于這種給水的滲透壓上升,導致透水量的減少,嚴重時,將膜面析出鹽垢,必須按設計回收率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