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的概念從1999年誕生,2005年國內普及,2009年被正式列入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到“工作報告”中,2012-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都有提到與智慧農業相關的內容,2019年2月19日,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明確指出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要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
在政策加持的大背景下,中國智慧農業正逐步邁入成熟的初級階段,高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生產模式,帶來的成果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根據研究預測,智慧農業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90.2億美元達到2025年接近700億美元的規模。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眾多互聯網企業上山下鄉。
(1)阿里云ET農業大腦已經應用于生豬養殖、蘋果和甜瓜種植,具備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農事分析、全程溯源等。
(2)京東將依托集團物流、金融、大數據,以無人機農林植保服務為切入點,與部門、農業專家通力打造智慧農業共同體。
(3)美團試圖將AI技術運用到水果、蔬菜、肉類中,讓人們提前享受到食物的味道。
(4)拼多多將AI技術與電商相結合打造“農地云拼”體系,通過數字賦能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產業鏈。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院士曾表示:智慧農業是信息科學技術和農業的結合,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同時智慧農業代表著農業4.0時代的到來,是未來世界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智慧農業系統都有哪些功能
(1)智能農業:利用從圖像和傳感器中獲得的數據實時跟蹤農作物、土壤和空氣狀況,幫助農場主實時觀察并響應特定地點發生的變化。
(2)智能溫室:可以管理農作物生長環境,自動調節氣候狀況和灌溉系統,使各氣候狀況維持在適宜作物生長的水平,將作物種植過程中的人工干預降到小。
(3)智能灌溉:可以減少水資源浪費,確保在合適的時間對合適的農田進行灌溉。
(4)土壤監測系統:可以跟蹤并改善農田土壤的整體質量和化學成分,農場主可以以此為特定農作物施肥,并解決有毒物質污染、土壤鹽化和酸化等問題。
(5)收成監測:可對影響農業收成的各方面因素進行監測,包括谷物收成總量、質量和水量。
(6)可變速率技術:可以提高播種及肥料、殺蟲劑用量的準確度,因地制宜,確保每塊農田獲得適宜的投放量,從而節約化工產品的費用和勞動力。
(7)牲畜飼養:可以管理并提高牲畜健康狀況。
(8)農業管理系統:可以將農場數據與農業機械遠程信息系統、天氣預報、貿易市場等更廣泛的信息結合起來,通過數據分析、風險評估和金融分析等端到端服務,幫助農場主減少浪費,實現產量化。
未來智慧農業的發展趨勢
(1)農戶、技術人員和專家的協作加強。農戶可以隨時將種養殖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專家,聽取專家意見,并及時和技術人員探討過程中遇到的一切技術問題,加強協作。
(2)農業由人工走向智能。在種養殖生產環節脫離人力依賴,構建集智能監測、分析管理于一體的自動化系統,在食品安全方面構建食品安全溯源體系,人們可以實現在網上查詢農產品真偽、質量安全等問題。
(3)打造智慧化的營銷方式。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運用將*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時間空間限制,人們可以隨時查看農產品銷售情況、質量安全情況以及受眾歡迎情況,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弊端,推動農產品智慧化營銷。
在家操作鼠標或手機APP,就可以完成果園的澆水、施肥等工作;果園檢測系統可以實時分析土壤數據,預警果園病蟲害……科技正在改變農業面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