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四通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碳鋼防腐污水處理設備,不銹鋼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小型無動力污水處理設備,移動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

公司信息
參考價 | 面議 |
- 型號
- 品牌
- 廠商性質 生產商
- 所在地 濰坊市
直埋式工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一、風機安裝、試運轉注意事項
(一)安裝
1.搬運風機時請特別注意安全,要避免風機受到碰傷和沖擊。且不能把風機立起來搬運,以防止潤滑油從油箱內倒出來。
2.機房內壁周圍裝有消音材料以降低噪音。
3.風機房應留有通風口并安裝換氣扇,通風口要設在上下兩處便于空氣對流,以防止機房內溫度過高影響風機正常運行。
4.風機應水平安裝。
5.配氣管徑不應小于風機排風口徑,并注意管內清潔。送氣管應安裝在水面以上,以防止管內進水造成啟動時壓力過大。
6.接管時注意不要把止回閥擰倒(止回閥凸起部份應朝上)。
7.請正確接配電線并注意電機轉向與風機旋轉方向標記一致。
8.采用兩臺風機交替運行時,應避免在短時間內頻繁交換啟動風機,希望一臺風機的連續運行時間不低于24小時。
直埋式工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二)試運轉
1.檢查油箱內的機油是否達到標準。(油標尺上有刻度線標記)
2.檢查安全閥是否設定在壓力位置。如工作壓力為0.3kgf/cm2,安全閥開啟壓力為0.33kgf/cm2。在試運行時,可手動調整排氣閥升壓到開啟壓力,調整安全閥使之恰好開啟。(該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1倍)
3.檢查V型皮帶的松緊度是否合適,如太松請調整。
4.起動風機前請拿下進器口濾清器,往主機內倒入30ml左右機油,使機油均勻分布于主機內部。(用手轉幾圈)
5.接通電源啟動風機,請注意下列各項:
a.風機的轉向是否與轉向標記指示方向一致,如不一致要立即停機調整電機接線。
b.觀察壓力表有無壓力指示。(污水處理槽內必須裝滿水后才能運行風機,否則風機排氣口無壓力,則風機沒有潤滑。)每小時50方生活污水一體化分散式處理裝置
c.觀察滴油嘴有無有無機油滴出(12~15滴/分鐘),并觀察通明回油管內是否有機油流動。
6.檢查電機及風機各部運轉是否正常,溫度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常聲音。
內循環厭氧反應器利用自身產生的沼氣為動力,實現了下部混合液的內循環,使廢水獲得強化的預處理。進而由上層反應器對廢水繼續進行處理,使出水可達到預期的處理要求。該反應器的主要優點是:有機負荷率高,水力停留時間短,高徑比大,占地面積小,建投資小,出水水質穩定,耐負荷能力強。填充塔式生物脫臭法是通過附著在固體過濾材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惡臭成分來實現脫臭的目的,其主要原理是惡臭氣體經過去塵增濕或降溫等預處理工藝后,從填料層底部由下向上穿過填料,惡臭物質由氣相轉移到水和微生物組成的混合相,通過附著與填料上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而被分解。該方法具有較強的惡臭去除能力,而且裝置簡單、能耗低、不受冬季寒冷氣候的影響,運行和維護費用很低,同時對臭氣濃度變化幅度大、以及洗滌法難處理的高濃度臭氣均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等優點,是適合污水廠除臭的工藝。近年來,為了防止水分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下降,使用活性炭作為前處理的日漸增多,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將填充塔式生物脫臭與活性炭脫臭結合使用,利用它的前處理,降低活性炭再生、更換頻率,可以更有效的減少運行費用。 微生物絮凝劑的絮凝機理 關于微生物絮凝劑的作用機理目前較為普遍接受的是"橋聯作用"機理。
該機理認為,絮凝劑大分子借助離子鍵、氫鍵和范德華力,同時吸引多個膠體顆粒,因而在顆粒中起了"中間橋梁"的作用,形成一種網狀三維結構而沉淀下來。該理論可以解釋大多數微生物絮凝劑引起的絮凝現象,以及一些因素對絮凝的影響。絮凝體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橋聯"機理并不能解釋所有的現象,絮凝劑的廣譜活性說明它是由多種機理共同起作用。為了更進一步解釋絮凝機理,還需作更深入地研究。 3. 微生物絮凝劑的合成 微生物絮凝劑的合成與微生物代謝活動有關。微生物代謝變緩之后,由于自身的分解才能釋放絮凝劑,形成絮體。zui好在細菌對數生長后期或靜止早期收獲微生物絮凝劑,此后,絮凝活性即使不下降也不會再有提高。 4. 影響微生物絮凝劑絮凝效果的因素 同一般的化學絮凝劑一樣,微生物絮凝劑效果的好壞主要受絮凝劑和膠體顆粒的本身特性即應條件的影響。
二、光催化原理
光分解工藝采用特殊波段——高能C波段的紫外線燈管,該燈管特種光源紫外線燈管。廢氣凈化過程中首先:
1、利用兩種特殊波段紫外線直接照射大分子廢氣污染物是長鏈或多鏈分子初步裂解成小分子污染物
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一步加深對廢氣分子的去除,保證去除效果
3、過程中水分子、氧分子被分解成強氧化基團羥基,臭氧。利用其強氧化性加深對廢氣污染物的去除。本案中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醇都為碳氫結構,該紫外燈光的特殊波段能有效的分裂本案中的上述污染物的分子鍵結構,經過光催化氧化產物只生成無害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終排放。
如: C8H8(苯乙烯)+ 03(臭氧)分子裂變→CO2+H20 (水及二氧化碳)
(光分解為分子裂變的方式)